含羞草

萱花自昔可忘忧,少草如何却解愁。

为语世人休怪诧,风情太甚要含羞。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鉴赏

这首诗以含羞草为题,巧妙地将植物特性与人的情感相联系,展现出诗人对情感表达的深思熟虑。

“萱花自昔可忘忧”,开篇以萱花象征忘却忧愁的传统意象,引出下文对含羞草独特情感表现的探讨。“少草如何却解愁”则以反问形式,强调含羞草不同于常草,它能以一种微妙的方式表达情感,即羞涩,这与通常理解的“解愁”形成对比,引发读者思考。

“为语世人休怪诧”,诗人在此呼吁人们不要对含羞草这种独特的情感表达方式感到惊讶或困惑,暗示了情感表达方式的多样性与复杂性。最后,“风情太甚要含羞”一句,点明了主题,含蓄地表达了情感表达应当适度,过分的情感流露可能会带来羞愧或尴尬,提醒人们在表达情感时应保持分寸。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含羞草这一自然界的微小存在,探讨了人类情感表达的微妙与复杂,以及适度的重要性,富有哲理意味。

收录诗词(117)

范咸(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贝多罗花

已兼蝶粉与蜂黄,更裹依微紫绛囊。

叶似款冬棱较健,花开盛夏气微香。

一丛蓓蕾盈枝发,半卷婀娜小瓣长。

可是贝多真色相,閒书梵字午风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土番竹枝词(其一)

生来曾不识衣衫,裸体年年耐岁寒。

犊鼻也知难免俗,乌青三尺是围阑。

形式: 词牌: 竹枝 押[寒]韵

土番竹枝词(其二)

文身旧俗是雕青,背上盘旋鸟翼形。

一变又为文豹鞟,蛇神牛鬼共狰狞。

形式: 词牌: 竹枝

土番竹枝词(其三)

胸背斓斑直到腰,争誇错锦胜鲛绡。

冰肌玉腕都文遍,只有双蛾不解描。

形式: 词牌: 竹枝 押[萧]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