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立春之后的一日,诗人李东阳在宴席上以次韵的方式创作。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宫廷附近特有的景致与氛围。
首联“地近彤楼御气边,苑花宫柳意先传”,开篇即点出地点,彤楼御气边,暗示着皇宫的近邻,而苑花宫柳则描绘了一幅春意盎然的宫廷景象,花开花落,柳绿柳黄,预示着春天的到来。这里的“意先传”不仅指季节更替的自然现象,也暗含了诗人对春之喜悦的提前感知。
颔联“三冬闰月留馀日,两度春风共一年”,进一步阐述了时间的流转与季节的变换。三冬闰月,指的是冬季的特殊月份,留下余日,意味着时间的延长;两度春风,一年之中两次春风,象征着岁月的轮回与生命的循环。这两句通过对比和叠加,巧妙地表达了时间的流逝与自然界的和谐共生。
颈联“庭浅恨无投辖井,酒穷须办典衣钱”,转而描写宴席上的场景。投辖井是古代宴会上的一种习俗,表示主人的热情款待和对宾客的挽留之意。然而,在这里,诗人却以“恨无投辖井”表达了宴会的短暂与遗憾,同时也暗示了宴席上的饮酒畅谈。而“酒穷须办典衣钱”则体现了宴会的奢华与对物质的追求,同时也流露出一种无奈与感慨。
尾联“瓦杯陶鼎能留客,未愧烹肥与击鲜”,最后两句以物喻人,通过瓦杯与陶鼎的使用,以及烹制美食的描述,再次强调了宴席的温馨与欢乐。瓦杯陶鼎虽简朴,却能留住客人的心,未愧于用心准备的美食,无论是肥美的肉食还是新鲜的海鲜,都体现了主人的诚意与热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宫廷春景、时间流转、宴席场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美好瞬间的捕捉与赞美,同时也蕴含了对时光易逝、珍惜当下的人生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