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后一日席上次若虚韵

地近彤楼御气边,苑花宫柳意先传。

三冬闰月留馀日,两度春风共一年。

庭浅恨无投辖井,酒穷须办典衣钱。

瓦杯陶鼎能留客,未愧烹肥与击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立春之后的一日,诗人李东阳在宴席上以次韵的方式创作。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宫廷附近特有的景致与氛围。

首联“地近彤楼御气边,苑花宫柳意先传”,开篇即点出地点,彤楼御气边,暗示着皇宫的近邻,而苑花宫柳则描绘了一幅春意盎然的宫廷景象,花开花落,柳绿柳黄,预示着春天的到来。这里的“意先传”不仅指季节更替的自然现象,也暗含了诗人对春之喜悦的提前感知。

颔联“三冬闰月留馀日,两度春风共一年”,进一步阐述了时间的流转与季节的变换。三冬闰月,指的是冬季的特殊月份,留下余日,意味着时间的延长;两度春风,一年之中两次春风,象征着岁月的轮回与生命的循环。这两句通过对比和叠加,巧妙地表达了时间的流逝与自然界的和谐共生。

颈联“庭浅恨无投辖井,酒穷须办典衣钱”,转而描写宴席上的场景。投辖井是古代宴会上的一种习俗,表示主人的热情款待和对宾客的挽留之意。然而,在这里,诗人却以“恨无投辖井”表达了宴会的短暂与遗憾,同时也暗示了宴席上的饮酒畅谈。而“酒穷须办典衣钱”则体现了宴会的奢华与对物质的追求,同时也流露出一种无奈与感慨。

尾联“瓦杯陶鼎能留客,未愧烹肥与击鲜”,最后两句以物喻人,通过瓦杯与陶鼎的使用,以及烹制美食的描述,再次强调了宴席的温馨与欢乐。瓦杯陶鼎虽简朴,却能留住客人的心,未愧于用心准备的美食,无论是肥美的肉食还是新鲜的海鲜,都体现了主人的诚意与热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宫廷春景、时间流转、宴席场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美好瞬间的捕捉与赞美,同时也蕴含了对时光易逝、珍惜当下的人生态度。

收录诗词(1558)

李东阳(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谥文正,明朝中叶重臣,文学家,书法家,茶陵诗派的核心人物。寄籍京师(今北京市)。天顺八年进士,授编修,累迁侍讲学士,充东宫讲官,弘治八年以礼部侍郎兼文渊阁大学士,直内阁,预机务。立朝五十年,柄国十八载,清节不渝。文章典雅流丽,工篆隶书。有《怀麓堂集》、《怀麓堂诗话》、《燕对录》

  • 字:宾之
  • 号:西涯
  • 籍贯:湖广长沙府茶陵州(今湖南茶陵)
  • 生卒年:1447年-1516年

相关古诗词

次韵白宗璞员外使密云途中遇雪

蓟门春雪尚能花,却望边城路更赊。

应律未回燕谷煖,舞风还湿汉旌斜。

青山骨耸如争瘦,白雪词工欲斗葩。

此夜宫绫寒不寐,未知清景属谁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大雨亨大诗屡至叠前韵

急雨雄词欲斗淙,未论陆海更潘江。

倾残峡水声犹壮,挽尽天河句未降。

敢谓中流堪比障,故知行潦不宜艭。

高歌忽断浮云外,犹有晴虹照夜缸。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江]韵

碧筒酒次韵柬傅曰会中书

翠峣深处碧为筒,照见池头一丈红。

别有清风来地主,巧将甘露夺天公。

香随绿蚁应潜度,心入灵犀已暗通。

我不负花还负此,不胜馀兴绕堂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次韵答王世赏夜雨感怀

何处吟诗成不寐,夜窗残梦雨来时。

清闻木叶随空远,暝觉山钟到枕迟。

千里关河游子恨,一年生事窭人悲。

万间大厦君须作,不用归心绕故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