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去有感

隐几知所萌,观生视此息。

因兹昼夜情,惭彼菌蛄识。

上古有春秋,今人日老洫。

笃时兴众哀,闻籁感诸惑。

吹万虽不同,错行安可极。

眼前今古消,身外暑寒织。

惜阴徒有怀,回天苦无力。

空馀往日悲,时乎不再得。

形式: 古风 押[职]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郭之奇所作的《秋去有感》。诗中以深沉的哲思和细腻的情感描绘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与对生命意义的探索。

首句“隐几知所萌,观生视此息”,诗人坐在桌旁,内心深处萌发着对生命的思考,观察着生活的点滴,感受着生命的气息。接着,“因兹昼夜情,惭彼菌蛄识”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短暂的感慨,与那些只知道生存本能的菌类、虫豸相比,人类拥有更复杂的情感与意识,却也更加意识到生命的有限性。

“上古有春秋,今人日老洫”一句,诗人将历史与现实对比,感叹从古至今,岁月如流,人们在时间的长河中逐渐老去。接下来的“笃时兴众哀,闻籁感诸惑”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时间流逝带来的哀愁与困惑,人们在时间的推移中产生各种情感与疑惑。

“吹万虽不同,错行安可极”中的“吹万”比喻自然界万物的变化,诗人通过这一形象表达出世间万物虽然变化各异,但又都遵循着自然规律,无法超越或改变。这既是对自然规律的尊重,也是对人生轨迹不可逆转的感慨。

“眼前今古消,身外暑寒织”则将个人的体验与更广阔的历史背景联系起来,强调了个人生命在时间长河中的微不足道,以及外界环境对个体生活的影响。最后,“惜阴徒有怀,回天苦无力”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与惋惜,以及面对时间不可逆转的无力感。“空馀往日悲,时乎不再得”则以一种淡淡的哀愁收尾,强调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与珍惜,同时也暗示了未来时光的不可得。

整首诗通过对时间、生命、自然等主题的深刻探讨,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本质的思考与感悟,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与无奈。语言凝练,情感丰富,富有哲理意味,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思想底蕴和艺术造诣。

收录诗词(1872)

郭之奇(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号正夫、玉溪。为南明大臣,历任南明文渊阁大学士加太子太保(相当宰相)兼吏部尚书、兵部尚书,率军转战闽粤滇黔抗清,于顺治十八年(1661年)在广西桂林为清将韦永福所俘,翌年殉国。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追谥忠节

  • 字:仲常
  • 号:菽子
  • 籍贯:广东揭阳县榕城东门(今广东揭阳市榕城区)
  • 生卒年:1607年-1662年

相关古诗词

咏望月禁“光芒、明皎、清辉、华皓、晶莹、洁白、朗耀、照临、圆满”等字

瑶宫太阴元,启镜当天门。

大地呈诸象,星辰落素痕。

初出情犹敛,映日如浑浑。

须臾飞碧艳,舒心遍乾坤。

妆成锦霞拥,魄动彩云翻。

因风若有语,对人寂无言。

溶溶此宵永,娟娟万古存。

素质原不染,浮翳岂能昏。

未解趋炎态,偏惟濯秋魂。

应知怜孤客,而我不敢论。

形式: 古风 押[元]韵

寒雁

夕氲穷天蔽,寒雁纵声高。

肃阵恐风乱,喈喈觅其曹。

闻汝伊何适,飘疾复咿嘈。

岂同岁暮悲,寥唳共呼号。

回翔若语我,閒愁不相捞。

天地同化尽,岁月自徂滔。

云外无缯缴,空中远尘嚣。

严霜可濯羽,飞霞可泽毛。

但使性能悦,胡为心独劳。

翛然辞我去,恍惚声闻皋。

感此俯而思,诸怀悉屏韬。

始知天渊内,飞跃有馀豪。

劳生人自戚,忘机物自陶。

何日乘风举,广漠恣翔翱。

形式: 古风 押[豪]韵

漫以鸠得名,僝功于何表。

居巢既拙疏,鸣逝终佻巧。

倖沐阳春恩,馀粒恣朝饱。

意满邀千禽,怪呼乱夕晓。

无端向余舟,哑哑梦中揽。

形式: 古风

庚午冬虏儆烽传溯流金陵约同假曹方姚陈诸子北上俱以散馆尚遥深居念独行不可于辛未春遵洄而南而家扁舟不能自聊作纪怀诗十首(其一)抱玉

抱玉自南来,弭节旋捐玦。

扰扰竟何成,理弱媒终拙。

喔咿不可为,突梯性所劣。

迟暮固堪忧,竞进仍非屑。

徒兴岐路悲,急还穷途辙。

执戟亦以疲,不如独关闭。

哀哉楚山愚,涕尽继之血。

形式: 古风 押[屑]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