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怀(其三)

南登白云山,巨礐万年在。

老藤缘若梁,苍虬俯承盖。

崩剥傍壑深,日渴陷其内。

我行已及巅,得与飞鸟会。

忆自伏蓬茨,三年渐短喙。

咽雪犹未乾,苍茫丧兰佩。

岂意躤危岩,复窥天地大。

延颈始一歌,林木助幽籁。

云黑古西陵,东望哭再拜。

朱噣暮归来,迢迢关水外。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南登山峰白云山的所见所感。他登上山顶,见到古老的礐石屹立千年,藤蔓攀援如桥梁,苍翠的虬龙仿佛低垂着枝叶为行人遮蔽。山崖峭壁间,藤木残破,似乎随时可能坠入深壑,诗人历经艰辛到达峰顶,得以与飞翔的鸟儿共处。回忆起过去的困顿生活,诗人感叹自己像蓬草般日渐消瘦,如同失去兰佩般的优雅。

在这样的高处,诗人视野开阔,感受到天地之大,心情激昂,开始引吭高歌,而林间的树木仿佛回应他的歌声,发出幽深的和声。诗人遥望远方的古西陵,心中充满感慨,向东方致敬,表达深深的怀念之情。最后,他看到朱嘴的鸟儿傍晚归巢,自己也期待着关水之外的归途。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自然景色为背景,融入了诗人的人生经历和情感变化,展现了明末清初文人对生活境遇的反思和对自然的敬畏。

收录诗词(56)

李邺嗣(明末清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山楼

日夕坐众山,空岚不知湿。

太白峙我前,鹿岩别疏立。

轻云时往还,两山始邮接。

秋光无定容,俯仰每不及。

欻然随飞鸟,林烟各小集。

寒碧散空郊,静久同吐噏。

十里候樵苏,残曛未全入。

形式: 古风

出乌石山后失道

习僻厌平阡,歧道入榛莽。

笮足不肯回,牵拂坚初往。

稍进不见天,竹叶大逾掌。

隙处迷烟云,日脚不落壤。

直躬碍枝干,渐伛安得仰。

两袖竞翅张,冒棘先用颡。

导者未识谁,后趾蹴前緉。

人兽尽无音,但闻碎箨响。

三里幸出丛,目光久矘䁳。

始见樵子行,寸心翻惚恍。

形式: 古风 押[养]韵

得杖

既出贺险尽,瞻前乃复陡。

小憩对古松,支离类此叟。

策足耻言疲,恐落仆夫后。

山人指爪强,折竹等蒲柳。

怜予进一茎,兹意感君厚。

忽若当颠危,倚仗得奇友。

山魈不敢争,空潭戏蚴蟉。

翼足渐以轻,影逐孤云走。

笑谓同行人,腾岳等培塿。

形式: 古风 押[有]韵

自大嵩岭上二十里至福泉精舍

舍舟上樵径,晴眺分纤毫。

循途凡屡盘,获奇随所遭。

崩崖露云根,长风势渐饕。

诸峦徐束体,始识身已高。

过雨忽足下,发上天气交。

在舆尚苦疲,何况舁者劳。

首虐乘人车,筋力嗟尔曹。

斗上复稍垂,豁然辟林坳。

老松得成鳞,岩土抽春毛。

梵僧构幽栖,人龙同一巢。

入门气得苏,豆笋罗山庖。

到此惭浮名,徒为猿鸟嘲。

我何不径然,将家住藤梢。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