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苏怀古

宫馆馀基辍棹过,黍苗无限独悲歌。

荒台麋鹿争新草,空苑凫鹥占浅莎。

吴岫雨来虚槛冷,楚江风急远帆多。

可怜国破忠臣死,日日东流生白波。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翻译

我停船经过昔日宫殿的遗址,心中满是无尽的哀歌。
荒废的高台上,麋鹿争夺新生的草丛,空荡的园苑中,野鸭占据着浅水莎草。
吴地山间的雨打湿了空荡的栏杆,让人感到阵阵寒意,楚江上的风急促,扬起的帆影重重。
令人惋惜的是,国家衰败之际忠臣逝去,江水日日东流,泛起白色的浪花,仿佛在诉说哀伤。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许浑的《姑苏怀古》。诗中描绘了一片萧瑟与荒凉的景象,反映出诗人对昔日繁华如今已成废墟的感慨。

"宫馆馀基辍棹过"一句,设定了整首诗的氛围。"宫馆"指的是古代的皇宫建筑,而"馀基"则是残留的基础部分,"辍棹"是断裂的车轴,这里用来比喻破败的宫殿,"过"字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事物的更迭。诗人通过这些意象传达了对过去繁华现在荒凉景象的感受。

接下来的"黍苗无限独悲歌"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绪,"黍"是一种野生植物,而"黍苗"则是指那些在废墟中顽强生长的小草。诗人将自己孤独悲凉的心境比作这些无边际的黍苗,借此抒发个人对于往昔历史的哀伤和怀念之情。

第三句"荒台麋鹿争新草,空苑凫鹥占浅莎"则是对自然景观的描写。"荒台"指的是废弃的高台或楼阁,而"麋鹿"在这里象征着野性与自由。它们"争新草",表明了即便是在荒凉之地,也有生命力强烈的生灵在争取生存。而"空苑凫鹥占浅莎"则是描绘了一种更为孤寂的景象,"空苑"可能指的是废弃的园林,而"凫鹥"是一种水鸟,它们占据了"浅莎"(浅草或小沙洲),这种情景增添了一份静谧与荒凉。

"吴岫雨来虚槛冷,楚江风急远帆多"一句,则是对自然环境的描写。"吴岫"可能指的是苏州附近的某个地方,而"雨来虚槛冷"则形象地表达了雨季的萧瑟与寒冷。"楚江"泛指长江中游地区,而"风急远帆多"则是对航行者急速离去的描绘,可能暗含着诗人对于时光易逝、世事无常的感慨。

最后一句"可怜国破忠臣死,日日东流生白波"表达了诗人的深切哀思。"国破"指的是国家的覆灭,而"忠臣死"则是对那些为国捐躯的忠诚之士的怀念。"日日东流"象征着时间的不断流逝,而"生白波"可能暗示了历史的遗迹被无情的湮没在时间的洪流中。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荒凉景象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去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感慨,是一篇充满了历史沧桑感与个人哀思的情感抒发。

收录诗词(513)

许浑(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诗人。晚唐最具影响力的诗人之一,其一生不作古诗,专攻律体;题材以怀古、田园诗为佳,艺术则以偶对整密、诗律纯熟为特色。唯诗中多描写水、雨之景,后人拟之与诗圣杜甫齐名,并以“千首湿,杜甫一生愁”评价之。成年后移家京口(今江苏镇江)丁卯涧,以丁卯名其诗集,后人因称“许丁卯”。许诗误入杜牧集者甚多。代表作有《咸阳城东楼》

  • 字:用晦(一作仲晦)
  • 籍贯:润州丹阳(今江苏丹阳)
  • 生卒年:约791~约858

相关古诗词

姑孰官舍

草生官舍似闲居,雪照南窗满素书。

贫后始知为吏拙,病来还喜识人疏。

青云岂有窥梁燕,浊水应无避钓鱼。

不待秋风便归去,紫阳山下是吾庐。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姑熟官舍寄汝洛友人

官静亦无能,平生少面朋。

务开唯印吏,公退只棋僧。

药鼎初寒火,书龛欲夜灯。

安知北溟水,终日送抟鹏。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蒸]韵

孤雁

昔年双颉颃,池上霭春晖。

霄汉力犹怯,稻粱心已违。

芦洲寒独宿,榆塞夜孤飞。

不及营巢燕,西风相伴归。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征西旧卒

少年乘勇气,百战过乌孙。

力尽边城难,功加上将恩。

晓风听戍角,残月倚营门。

自说轻生处,金疮有旧痕。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