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渡感事呈唐维卿方伯家时甫星使兼怀幕府诸公(其二)

目极楼船济六师,江淮遮蔽此藩篱。

雨馀莫忘谈墙筑,米短何堪议灶炊。

渡海神仙工点铁,逢场傀儡惯牵丝。

重瀛但祝销兵气,筹笔无劳疏十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林鹤年在东渡之际,对友人唐维卿方伯的赠诗,表达了对友人的关怀与对国家局势的忧虑。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展现了诗人深沉的情感与对时局的深刻洞察。

首联“目极楼船济六师,江淮遮蔽此藩篱”,以“楼船”象征军队,“六师”代表众多军队,描绘了大规模军队集结的情景,而“江淮遮蔽此藩篱”则形象地展示了这些军队如何像屏障一样保护着国家的边疆。这里不仅展现了军事力量的强大,也隐含了对友人所处位置安全的关切。

颔联“雨馀莫忘谈墙筑,米短何堪议灶炊”,通过“雨馀”、“墙筑”、“米短”、“灶炊”等意象,反映了战时的艰难环境。雨后重建城墙象征着战后的恢复工作,而“米短”、“灶炊”则直接描绘了粮食短缺的困境。这两句既是对友人的提醒,也是对当时社会状况的深刻反思。

颈联“渡海神仙工点铁,逢场傀儡惯牵丝”,使用了“渡海神仙”、“点铁成金”的典故,以及“逢场傀儡”、“牵丝木偶”的比喻,表达了对友人能力的赞赏与对时局复杂性的理解。这里的“神仙”、“傀儡”都带有讽刺意味,暗示了在动荡时局中,即使有能力的人也可能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难以完全施展才华。

尾联“重瀛但祝销兵气,筹笔无劳疏十思”,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美好祝愿——希望友人能为消除战争之气出力,并且在筹划策略时无需过于繁琐,只需关注核心问题即可。这既是对友人的鼓励,也是对和平的渴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情感深沉,寓意丰富,不仅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也反映了他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和对时局的深刻洞察。

收录诗词(15)

林鹤年(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东渡感事呈唐维卿方伯家时甫星使兼怀幕府诸公(其三)

赤嵌营连壮海山,红毛城畔唱刀环。

晋公节钺平淮蔡,汉相旌旂扫洞蛮。

鲲岛浪淘朝雨过,鹿门波撼夜潮还。

平原子弟怀风义,卜式忧时鬓已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东渡感事呈唐维卿方伯家时甫星使兼怀幕府诸公(其四)

驿路萧萧识马周,鸢肩翻悔稻粱谋。

关河歧路英雄泪,暮夜中庭妾妇羞。

枕畔南柯原梦幻,袖中东海祇浮沤。

我来共索梅花笑,清博头衔不夜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东渡遇洪荫之有赠(其一)

郭泰同舟日,髯苏出狱年。

天涯仍是客,胜侣尚如仙。

风定涛还响,烟销月再圆。

凭阑观海意,谁为障东川。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稻江楼陪刘渊亭林时甫两帅夜话

海寨连标建赤霞,鲲身鹿耳浪淘沙。

西山秀夺花双桁,南浦云归月一槎。

鹅鹳千军江正肃,貔貅万灶夜无哗。

铃辕风静香村寂,隔院鹦哥尚唤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