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祀五帝于明堂乐歌十一首》中的第三首,名为“武德乐”,由隋朝的无名氏所作。诗中颂扬了祖先的神明地位和对后世的恩泽,表达了对五帝的崇敬之情。
首先,“我惟我祖,自天之命”两句,开篇即强调了祖先作为上天选定的统治者,具有神圣不可侵犯的地位。接着,“道被归仁,时屯启圣”两句,赞美祖先在艰难时刻引领人民走向圣明之道,体现了祖先的智慧与勇气。
“运钟千祀,授手万姓”描绘了祖先历经千年的统治,为万民带来福祉。“夷凶掩虐,匡颓翼正”则赞扬祖先平定祸乱,稳固国家,维护正义。“载经载营,庶士咸宁”表明祖先的治理使得百姓安居乐业,社会秩序井然。
“九功以洽,七德兼盈”赞颂祖先的功德圆满,涵盖了各种善行。“丹书入告,玄玉来呈”描述了祖先受到上天的嘉奖与认可。“露甘泉白,云郁河清”运用自然景象象征祖先的美德与恩泽惠及四方。
“声教咸往,舟车毕会”形容祖先的教诲广布四方,人们从四面八方聚集而来。“仁加有形,化浃无外”进一步强调了祖先的仁爱与教化遍及每一个角落。“严亲惟重,陟配惟大”表达了对祖先作为父亲的尊敬与对祖先配享天地的崇高地位的认可。
最后,“既佑斯歌,率土攸赖”总结了祖先的庇佑与恩泽,使得整个天下都受益无穷。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高度概括的语言,展现了对祖先的崇敬之情以及对祖先功德的颂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