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入松(其二)闻邻女吹笛

粉娇曾隔翠帘看。横玉声寒。

夜深不管柔荑冷,樱朱度、香喷云鬟。

霜月摇摇吹落,梅花簌簌惊残。萧郎且放凤箫闲。

何处骖鸾。静听三弄霓裳罢,魂飞断、愁里关山。

三十六宫天近,念奴却在人间。

形式: 词牌: 风入松

鉴赏

这首《风入松·其二》是宋代词人高观国的作品,描绘了一幅清冷而富有情致的画面。开篇“粉娇曾隔翠帘看”,以女子的娇颜和翠帘相隔,暗示了女子的矜持与神秘。接着,“横玉声寒”描绘了笛声如冰凉的玉,透出夜的寂静和笛声的凄婉。

“夜深不管柔荑冷,樱朱度、香喷云鬟”进一步刻画女子吹笛时的专注与投入,即使手冻也不在意,她的红唇轻启,笛声如樱花瓣般飘散,香气弥漫在她如云的发髻间。月光下,梅花被笛声惊落,更添了几分诗意。

下片转而写听者,“萧郎且放凤箫闲”,“萧郎”是对吹笛女子的昵称,他暂时放下自己的笙箫,沉醉于这笛声中。词人借“何处骖鸾”表达对女子飘渺去向的想象,仿佛她在云端驾鹤而行。

“静听三弄霓裳罢,魂飞断、愁里关山”描绘了听者被笛声深深打动,心随音符穿越关山,情感激荡。最后两句“三十六宫天近,念奴却在人间”,将女子的笛声与传说中的仙子相比,虽身处人间,但其音乐之美仿佛来自天宫,令人感叹。

整体来看,这首词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吹笛女子的技艺与情感,以及听者对其深深的迷恋,营造出一种空灵而深情的氛围。

收录诗词(108)

高观国(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词人。生卒年不详。生活于南宋中期,年代约与姜夔相近。与史达祖友善,常常相互唱和,词亦齐名,时称“高,史”。其成就虽不及史达祖,但也有值得重视之处。他善于创造名句警语,如“香心静,波心冷,琴心怨,客心惊”;“开遍西湖春意烂,算群花、正作江山梦”,都颇为后人传诵。从其作品中看不出有仕宦的痕迹,大约是一位以填词为业的吟社中人。为“南宋十杰”之一。有词集《竹屋痴语》

  • 字:宾王
  • 号:竹屋
  • 籍贯:山阴(今浙江绍兴)

相关古诗词

风入松(其一)

卷帘日日恨春阴。寒食新晴。

马蹄只向南山去,长桥爱、花柳多情。

红外风娇日暖,翠边水秀山明。杜郎歌酒过平生。

到处蓬瀛。醉魂不入重城晚,浓欢寄、桃叶桃根。

绣被嫩寒清晓,莺声唤醒春酲。

形式: 词牌: 风入松

东风第一枝(其二)壬戌立春日访梅溪,雨中同赋

烧色回青,冰痕绽白,娇云先酿酥雨。

纵寒不压葭尘,应时已鞭黛土。

东君入夜,怕预恼、诗边心绪。

意转新,无奈吟魂,醉里已题春句。

香梦醒、几花暗吐。绿睡起、几丝偷舞。

酒醅清惜重斟,菜甲嫩怜细缕。

玉纤彩胜,愿岁岁、春风相遇。

要等得、明日新晴,第一待寻芳去。

形式: 词牌: 东风第一枝

东风第一枝(其一)为梅溪寿

玉洁生英,冰清孕秀,一枝天地春早。

素盟江国芳寒,旧约汉宫梦晓。

溪桥独步,看洒落、仙人风表。

似妙句、何逊扬州,最惜细吟清峭。

香暗度、照影波渺。春暗寄、付情云杳。

爱随青女横陈,更怜素娥窈窕。

调羹雅意,好赞助、清时廊庙。

羡韵高、只有松筠,共结岁寒难老。

形式: 词牌: 东风第一枝

兰陵王(其二)春雨

洒虚阁。羃羃天垂似幕。

春寒峭,吹断万丝,湿影和烟暗帘箔。清愁晚来觉。

佳景愔愔过却。

芳郊外,莺恨燕愁,不管秋千冷红索。行云楚台约。

念今古凝情,朝暮如昨。啼红湿翠春情薄。

谩一犁江上,半篙堤外,勾引轻阴趁暮角。

正孤绪寂寞。斑驳。止还作。听点点檐声,沈沈春酌。

只愁入夜东风恶。怕催教花放,趁将花落。

冥冥烟草,梦正远,恨怎托。

形式: 词牌: 兰陵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