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门

神丁辟得一峰尊,苍翠曾留斧凿痕。

界截黄尘森似剑,罅通碧落倚为门。

迎寒山爽惟余骨,入夏云奇剩有根。

顽块不须争项背,三台五老尽儿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剑门山的雄伟壮观与自然之美的融合。诗人以“神丁辟得一峰尊”开篇,赋予剑门山一种神圣的诞生感,将其比作经过精心雕琢的尊贵之峰,暗示其非凡的地位和独特的存在价值。

接着,“苍翠曾留斧凿痕”一句,既赞美了剑门山的苍翠欲滴,又巧妙地将自然之美与人工雕琢相联系,暗示了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美好愿景。同时,这里的“斧凿痕”也暗喻了历史的痕迹,增添了诗歌的历史深度。

“界截黄尘森似剑,罅通碧落倚为门”,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剑门山的壮丽景象。山峰如同利剑直插云霄,切割出一片清新的天地;而山缝则仿佛是通往天空的大门,充满了神秘与诱惑。这种形象的比喻,不仅展现了剑门山的高峻与挺拔,也暗示了其作为连接人间与天界的桥梁,具有某种超凡脱俗的意义。

“迎寒山爽惟余骨,入夏云奇剩有根”,这两句则从季节变换的角度,展现了剑门山四季不同的风貌。冬天,山体裸露,透露出一种坚韧与刚毅;夏天,云雾缭绕,云根深植,象征着生命力的旺盛与不屈。这样的描写,不仅丰富了诗歌的意境,也赋予了剑门山以生命与活力。

最后,“顽块不须争项背,三台五老尽儿孙”一句,以“顽块”比喻山石,以“三台五老”象征山峰,通过“儿孙”的比喻,表达了山石与山峰之间的亲密关系,以及大自然中万物相互依存、和谐共生的理念。这一句不仅深化了对剑门山的赞美,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哲学的深刻思考。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对剑门山的生动描绘,不仅展现了其自然景观的壮美与独特,也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哲理思考,是一首富有艺术魅力和思想深度的佳作。

收录诗词(4)

王誉昌(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锦峰晚眺

迭嶂层层翠欲流,剑门高劈乱山头。

堤间野絮蒙归马,墙外花枝入废楼。

碧岸轻烟桃叶暝,朱栏细雨柳丝柔。

东风绿尽江南草,啼断莺声不放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首夏同青门雪航以宁允恭叔度宴集秋水阁即事限韵

凭高风物欲凌秋,门外平湖碧似油。

暝色已归鸦背外,斜阳犹恋柳梢头。

疏疏远岫屏间画,点点轻帆镜里鸥。

不尽萧条东涧水,至今呜咽为谁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题王翚夏山图

王郎手摹一峰画,宛似张颠作草书。

鼠尾皴山鸦点树,只今能事有谁如?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鱼]韵

题吴历画

蟹舍渔湾入杳冥,远山都似佛头青。

橙黄橘绿纷秋色,好买纶钩下洞庭。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