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雄州视远亭

谁将粉水扫天衢,万里全开晦景图。

百尺冻云飞未起,一筝寒雁远相呼。

由来封略非三代,大抵渔樵似五湖。

欲望繁台何处是,繁台不见见平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雄州视远亭上所见的壮丽景色与深沉思考。首句“谁将粉水扫天衢”,以“粉水”比喻洁白的雪花或晨曦的光辉,描绘出一片清新的天空景象,仿佛有人挥洒着轻盈的色彩,将大地装点得如同仙境一般。接着,“万里全开晦景图”进一步扩展了画面,展现出一幅广阔无垠、光明普照的景象,将之前的朦胧与晦暗一扫而空。

“百尺冻云飞未起,一筝寒雁远相呼”两句,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冬日的寒冷与静谧。百尺之高的冻云似乎还未完全散去,却已有寒雁在远方发出悠长的呼唤,营造出一种既孤独又辽阔的氛围。这里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景象,也隐含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对远方的向往。

“由来封略非三代,大抵渔樵似五湖”这两句,从自然景观的描写转向对历史与人生的哲思。诗人借古喻今,表达了对历史变迁和人生哲理的深刻理解。这里的“封略”指边疆的防御工事,与“三代”(夏、商、周)的历史背景形成对比,暗示了随着时间的流逝,边疆的防御策略和治理方式也在不断变化。而“渔樵似五湖”则以渔夫和樵夫的生活状态类比,表达了对简单、自由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自然和谐共处的追求。

最后,“欲望繁台何处是,繁台不见见平芜”两句,将思绪引向更深层次的思考。繁台,可能象征着某种理想或目标,但诗人却找不到它的具体位置,只能看到广阔的草地(平芜)。这不仅是对现实与理想的矛盾表达,也是对人生追求中不确定性的深刻反思。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哲理,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历史和人生的独特见解,以及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

收录诗词(420)

胡宿(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九九五~一○六七)。仁宗天圣二年(一○二四)进士。历官扬子尉、通判宣州、知湖州、两浙转运使、修起居注、知制诰、翰林学士、枢密副使。英宗治平三年(一○六六)以尚书吏部侍郎、观文殿学士知杭州。四年,除太子少师致仕,命未至已病逝,年七十三(《欧阳文忠公文集》卷三四《胡公墓志铭》)。他在北宋仁宗、英宗两朝为官,位居枢密副使,以居安思危、宽厚待人、正直立朝著称,死后谥文恭

  • 字:武平
  • 籍贯:常州晋陵(今江苏常州)

相关古诗词

送钱子文著作宰福阳

三政平反有惠心,民歌遥望邑中黔。

桃翻浪影吴艎急,芸掩书香汉阁深。

行访名山须著屐,坐清嚣俗且横琴。

西州有客偏伤别,无密瑶华寄好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题承诏亭

开径临江有旧居,野亭于此狎禽鱼。

八才素擅高阳里,五返曾迂使者车。

圯上早传黄石略,隆中难恋武侯庐。

主人今醉葡萄酒,篱下秋风菊自疏。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送清漳护戎王中立

赋别匆匆涕泫然,七闽封堠接蛮烟。

山长水远知何处,花落莺啼又几年。

顾我青衫随吏牒,惜兄华发事戎旃。

风波世路相逢少,肠断东归下濑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送吕昭邻同年宰巫阳

清蕊君宜妙一台,当年仙桂并枝开。

楼逢春雪尝为曲,庙近朝云转费才。

远字莫教双鲤断,归期偏望二凫来。

巴猿蜀魄多离恨,犹喜圭田助酒材。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