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江红(其八)招隐也

归去来兮,东皋下、锦秋湖涨。

有不腆、敝庐海曲,年来多恙。

避地人辞金马后,游仙伴我方壶上。

羡冰桃、火枣大如瓜,麻姑饷。微雨过,清溪漾。

行乐耳,提壶唱。喜儿童学灌,山妻能酿。

处士三间容膝屋,仙人九节齐眉杖。

恨衰年、脚疾耳将聋,新来状。

形式: 词牌: 满江红

鉴赏

这首《满江红》(其八)是宋琬在清代所作的一首招隐词,充满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赞美。词中描绘了诗人归隐后的田园生活场景,以及对自然美景和淳朴人情的欣赏。

词的开篇“归去来兮”,借用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的名句,表达了诗人对远离尘嚣、回归自然的渴望。接着,“东皋下、锦秋湖涨”描绘了一幅秋天湖面波光粼粼、色彩斑斓的画面,营造出宁静而美丽的隐居环境。

“有不腆、敝庐海曲,年来多恙”则以自谦之语,描述了简陋的居所和近年来身体的不适,但这种简朴的生活并未减损诗人的快乐与满足感。接下来,“避地人辞金马后,游仙伴我方壶上”两句,通过对比,强调了诗人选择隐居而非追求功名利禄的生活态度,与仙人相伴,追求心灵的自由与超脱。

“羡冰桃、火枣大如瓜,麻姑饷”一句,借用了神话传说中的仙果,表达了对长寿与美好生活的向往。随后,“微雨过,清溪漾。行乐耳,提壶唱”描绘了雨后清新的溪流和人们欢歌的场景,展现了隐居生活的闲适与乐趣。

“喜儿童学灌,山妻能酿”则进一步描绘了家庭生活的温馨与和谐,儿童的天真烂漫与妻子的贤惠能干,共同构成了诗人理想中的隐居生活图景。

最后,“处士三间容膝屋,仙人九节齐眉杖”再次强调了简朴的生活方式与超凡脱俗的精神追求。“恨衰年、脚疾耳将聋,新来状”则表达了诗人对自身衰老与身体状况的无奈,但这种遗憾并未影响他对隐逸生活的热爱与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词通过对隐居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亲情和精神自由的深深眷恋,以及对世俗功利的淡然态度,体现了清代文人对于理想生活方式的追求与向往。

收录诗词(255)

宋琬(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清八大诗家之一。汉族。顺治四年进士,授户部主事,累迁永平兵仆道、宁绍台道。族子因宿憾,诬其与闻逆谋,下狱三年。久之得白,流寓吴、越间,寻起四川按察使。琬诗入杜、韩之室,与施闰章齐名,有南施北宋之目,又与严沆、施闰章、丁澎等合称为燕台七子,著有《安雅堂集》及《二乡亭词》

  • 字:玉叔
  • 号:荔裳
  • 籍贯:莱阳(今属山东)
  • 生卒年:1614~1674

相关古诗词

满江红(其二)小女归次淮北举第三子真州闻报口占志喜寄五文婿

齐女门前,送归鹢、心旌摇漾。

忽报导、石麟坠地,言观其韔。

阿大中郎谁得似,吾家宅第非虚相。

羡鸠车、竹马烂如云,乌衣巷。驹千里,龙媒贶。

赉朱汗,精俶傥。喜元灯耿耿,后来能亢。

蚌老珠胎应有验,渭阳滚滚肩相望。

伴老夫、醉里蹋青山,扶筇杖。

形式: 词牌: 满江红

满江红.赠既庭弟

玉磬山房,西窗下、论文剪烛。

儿女辈、挽衣问讯,酒浆相续。

往事堪惊如噩梦,新愁欲话难更仆。

怅登山临水送将归,吾家玉。春草句,劳心曲。

隋苑外,逢南菊。叹雪中鸿爪,去来何速。

才子从来悲失路,斯人岂合栖空谷。

约明春、邓尉看梅花,支公屋。

形式: 词牌: 满江红

满江红(其二)贺冯郡丞公子秋捷

甬上簪缨,羡家世、夔龙相继。

歌颂遍、青州父老,白门子弟。

共道平反阴德盛,高车驷马于公第。

果仙郎、高折一枝归,瑶台桂。丹凤翮,青麟罽。

龙为友,神英锐。看追风籋电,腾骧天际。

笛策江东偕计日,论年高密封侯岁。

问传胪、第一属何人,凭当世。

形式: 词牌: 满江红

满江红.寿方山(其二)时年五十有一

齐鲁之间,许君是、须眉男子。

歌伏枥、壮怀消灭,减肉生髀。

草檄百蛮功未展,裹粮五岳游方始。

算春秋、三万六千场,平分矣。鸿鹄志,谁能拟。

姜桂质,终难徙。肯随他、踰淮卢橘,化而为枳。

孔北海豪杯斝在,孟东野老诗篇美。

倚江楼、秋夜共吹箫,鱼龙起。

形式: 词牌: 满江红 押[纸]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