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中重阳后二日

寂寂残灯对小窗,万家砧杵剩凄凉。

病侵短鬓惊寒早,梦入深秋觉夜长。

雁影乍过催落日,客衣未授过重阳。

松溪两载淹陶令,空负东篱菊又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身处异乡,重阳节过后二日的情景。首句“寂寂残灯对小窗”,营造出一种孤寂冷清的氛围,残灯与小窗相映,更添几分凄凉。接着,“万家砧杵剩凄凉”一句,通过描写远处传来的捣衣声,进一步渲染了孤独和哀愁的情绪。

“病侵短鬓惊寒早,梦入深秋觉夜长”两句,细腻地刻画了诗人的身体状况和心理感受。病痛使得鬓发显得更加稀疏,预示着岁月的流逝;而梦境则将人带入深秋,夜晚似乎变得格外漫长,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忧郁。

“雁影乍过催落日,客衣未授过重阳”描绘了一幅动态的画面,大雁南飞,催促着夕阳西下,同时也预示着季节的更替。而“客衣未授过重阳”则表达了诗人尚未归家,仍在异乡漂泊的状态。

最后,“松溪两载淹陶令,空负东篱菊又香”两句,借用了陶渊明的典故,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未能像陶令一样归隐田园的遗憾。虽然东篱的菊花依然香气扑鼻,但诗人却无法享受这份宁静与美好,充满了无奈与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身处异乡的孤独、思乡之情以及对生活的无奈与感慨,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收录诗词(3)

袁珽(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明孝宗弘治二年(一四八九)举人,官福建松溪知县。事见民国张其淦《东莞诗录》卷一〇

  • 字:廷玉
  • 号:复庵
  • 籍贯:东莞

相关古诗词

彭蠡湖乡思

肠断南天欲尽头,紫荆无语对高楼。

还将病眼三更泪,滴破沧浪万里流。

湖雁一声彭蠡月,梅花三度象城秋。

倚门定有慈颜望,曾着斑衣此日否。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寄怀故园诸兄兼柬社中诸友

不是逢人懒折梅,宦情牢落不堪裁。

十年饥渴看花眼,千里凄凉问月杯。

吟对西风怜我瘦,梦怀阴雨竟谁来。

横空片片晴云影,青眼曾无白昼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游金陵清凉寺和杨恒叔韵

奇形幻出石城间,到此令人却忘还。

玉树无声红粉尽,招提如在老僧閒。

后先忧乐形偏切,今古兴亡意独关。

和就新诗聊寄枕,满天风雨送青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后湖纪事和同僚联句韵(其一)

自有乾坤有此湖,几人谋国是忠孤。

一朝尽扫腥膻秽,万姓咸归坦荡衢。

凭式喜闻崇版籍,覈玄差睹事虚无。

小臣何幸逢兹盛,感激狂歌快击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