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王世贞所作的《闻警(其二)》。诗中表达了对战乱频仍、社会动荡的深深忧虑。"寇盗方如猬"形象地比喻贼寇众多,如同刺猬般密集,显示出局势的严峻。诗人期盼着战争早日结束,人民能够安居乐业,"何时望息肩"表达了这种急切的愿望。
"风烟昏大海,战伐党高天"描绘出烽火连天、战事弥漫的画面,暗示了战乱的规模和影响之广。接下来的"有信迷凶吉,无家总后先"揭示了在这样的乱世中,人们难以分辨是非,甚至生存都成了首要问题,家人安全更是无从谈起。
最后两句"不堪车马地,肉食共愁年"直抒胸臆,表达了对统治阶层的不满和对普通百姓苦难生活的同情,指出无论是官僚还是平民,都在为战乱带来的愁苦而共同度日。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深沉的语言,展现了明朝中期社会动荡不安的现实,以及诗人对于和平与民生的深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