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剪梅.前题

一庭花月薄寒天。榻绕茶烟。帘卷炉烟。

花曾相识月曾怜。花也无言。月也无言。

几时剪烛话缠绵。诗擘云笺。琴拨鹍弦。

何堪明镜舞孤鸾。镜自团圆。人不团圆。

形式:

鉴赏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静谧而略带忧郁的画面。"一庭花月薄寒天"开篇即以庭院中盛开的花朵和明亮的月光映照在微凉的夜空,营造出一种清冷的氛围。"榻绕茶烟,帘卷炉烟"进一步描绘了室内的情景,榻边缭绕着淡淡的茶香,炉火燃烧的轻烟透过帘幕,暗示着主人的闲适与孤独。

"花曾相识月曾怜"表达了词人对花月的深深情感,似乎它们能理解词人的内心世界。接下来的"花也无言,月也无言"则通过花月的沉默,传达出词人内心的寂寞和无奈。"几时剪烛话缠绵"暗示着词人渴望与人共度温馨时光,但现实中却只能独自面对。

"诗擘云笺,琴拨鹍弦"描绘了词人在寂静夜晚的自我慰藉,通过写诗抚琴来排遣孤独。然而,"何堪明镜舞孤鸾"一句揭示了更深的哀愁,镜子虽能反映团圆,但人却无法如镜般完整,表达了词人对团圆的向往与现实的落差。

最后,"镜自团圆,人不团圆"直抒胸臆,以镜子的圆满反衬人的孤独,形成强烈对比,凸显了词人深深的离愁别绪。整体来看,这是一首借景抒情,表达人生孤寂与期盼的词作。

收录诗词(74)

叶璧华(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金缕曲.寄少颖侄倩

逐鹿时己。叹年来、濠梁会绝,前程谁继。

省识花天如海日,消受筝言篴趣。

可解听、吟秋冷语。

载酒樊川声价重,唱旗亭、定有人知己。

苍波外,空劳思。芳时正好寻归计。

忆鲈乡、青山放鹤,石矶垂饵。

我为珠江风月挽,浪掷韶光几许。

待要写、鸥程别绪。

惆怅笔花憔悴甚,问蓬莱、何是容身地。

凌云念,今休矣。

形式:

解连环.暮春三月,夜雨敲窗,杜宇数声,梨花满地,用填小阕,重寄少颖

小楼孤倚。任凄风苦雨,恼人如许。

黝梨云、深掩重门,看碧甃凝香,零珠满地。

玉笛吹残,难再把、花魂唤起。

怅天风缥渺,杜宇数声,春意归去。天涯为问骚侣。

系金铃十万,曾护春未。

叹匆匆、芳事阑珊,待拎取残枝,也同春驻。

倦倚鸾篝煮寒灯,宵凉如水。

休再问、杏花消息,客窗滋味。

形式:

虞美人

海棠开遍樱桃笑。薇院韶光老。人天消息既无闻。

为问东风何处吊花魂。好春似在邻家驻。

粉蝶纷纷度。多情燕子惜春归。

依着帘栊衔花不忍飞。

形式:

忆旧游.甲午七月初三日五十一初度,自赋一阕

迟荷生九日,玉宇宵澄,独占秋清。

跌宕琴歌里,且放怀天地,啸傲吟身。

茫茫风尘插足,若处是蓬瀛。

嗟华发春云,朝来明镜,倏换星星。

徘徊胜游地,甚酒海花天,曩昔豪情。

有当头皎月,问何今何古,证到前因。

待欲骑鲸归去,振袂到瑶京,怕贝阙高寒,重寻老鸦结素盟。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