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空阁

右带灵洲左石门,何年飞阁倚晴云。

南游不用看图画,曾向坡仙句里闻。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文]韵

翻译

右边连接着神奇的灵洲,左边则是石门山,不知在哪个年份,有座飞檐楼阁高耸入云。
南下旅行无需再看画作,因为这些美景曾在苏东坡的诗句中被描绘过。

注释

灵洲:一个神话或仙境般的岛屿。
石门:地名,可能指代一个具体的山门。
飞阁:凌空建造的阁楼,形容其高耸。
晴云:晴朗的天空中的云彩,形容景色优美。
坡仙:苏轼的别称,因其诗才出众。
句里闻:在诗句中听到或提及。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登临高处,眺望远方的景象。"右带灵洲左石门"一句设定了具体的地理位置,灵洲和石门可能是山水之名,也可能是某个寺庙或园林中的景点。"何年飞阁倚晴云"则表达了诗人对于未来某个时刻能够再次登临此地的向往,而"飞阁"形象化地描绘出高耸入云的建筑物,给人以超凡脱俗之感。

接下来的两句"南游不用看图画,曾向坡仙句里闻"则表达了诗人对于景色的熟悉和对前人诗句的回忆。"南游"可能是指诗人此次的行程,而"不用看图画"则显示出诗人已经通过文学作品,对这片土地有了深刻的印象。而"曾向坡仙句里闻"中的"坡仙"通常指的是唐代著名诗人杜甫,表明诗人对杜甫诗句的钦佩,并且可能是在杜甫的诗句中了解到这片风景的。

整首诗流露出诗人对于自然美景的热爱,以及通过文学作品与古人的交流和共鸣。语言简洁而不失意境,显示出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驾驭文字的能力。

收录诗词(120)

方信孺(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雷洞

疑冢峥嵘此不封,麒麟彷佛是山中。

后人未识藏雷穴,踏破苍苔古甃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鲍姑井

为觅丹砂到海滨,空山废井已生尘。

不将一滴苏焦槁,神艾虚传解活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蕃人冢

鲸波仅免葬吞舟,狐死犹能效首邱。

目断苍茫三万里,千金虽在此生休。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鹤舒台

危台老石寄层巅,鹤驾逢迎不记年。

今日归来应一笑,山川城郭故依然。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