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红白桃李花,馨香满芳草。
开时人少年,落处人已老。
风雨半夜来,飘扬满官道。
行客为叹息,不忍便除扫。
犹有两三枝,香色晚更好。
把酒将奈何,攀折恨不早。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景图,通过对桃李花盛开到凋落的描述,抒发了时间易逝、人事变迁的感慨。诗人以细腻的情感和丰富的想象,将自然界的变化与人的生命历程相映照,表现出对光阴迅速流逝的无奈和珍惜。
开篇“红白桃李花,馨香满芳草”两句,以鲜明的色彩勾勒出了春日里桃李盛放的美丽景象,同时也让人感受到那份清新与活力。紧接着,“开时人少年,落处人已老”则是一种深刻的人生哲理,从花开到花落,人的青春亦随之逝去,这种对比强烈地体现了时间的无情和生命的有限。
“风雨半夜来,飘扬满官道”一句,突然转入夜景,风雨带来的桃李花瓣飘散在大路上,不仅描绘了一番动人的画面,也增添了一份凄凉。行客看到这样的情境,不禁叹息,感受到人生易逝的哀愁。
“犹有两三枝,香色晚更好”这句则转而温柔,表达了对尚存花朵的珍惜与欣赏之情。末尾,“把酒将奈何,攀折恨不早”展现了诗人面对逝去的美好和未能及时享受的悔恨,将这种复杂的情感通过举杯饮酒来缓解。
总体来说,这首诗语言质朴而情感丰富,意境深远。它既是对春天美景的赞歌,也是一曲生命流转的挽歌。
不详
生卒年不详,北宋文学家、画家。自号浮休居士,又号矴斋。诗人陈师道之姊夫。为襄乐令。元丰中,环庆帅高遵裕辟掌机密文字。元祐初做过监察御史。为人刚直敢言。徽宗时升任右谏议大夫,任职七天,言事达60章,不久以龙图阁待制知定州。后又改知同州。曾因元祐党争事,牵连治罪,被贬为楚州团练副使,商州安置。后又出任过集贤殿修撰
花如桃李人如玉,终日看花看不足。
万年枝上啭春风,七丝弦上调新曲。
宝马嘶风车击毂,东市斗鸡西市鞠。
但得长留脸上红,莫辞贵买尊中醁。
百尺桅樯一尺乌,一夫击鼓百夫呼。
何似北人将远适,呼童秣马与膏车。
橘井苏仙宅,茶经陆羽泉。万峰团雉堞,二水汇城?。
登高恨不高,望远恨不见。
不见远征人,但见青山晚。
今岁雁空回,明年燕又来。
燕雁无凭讯,何用上高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