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秋岁(其二)

征鸿天外。风急惊飞退。云彩重,窗声碎。

初凝铺径絮,渐卷随车带。

凝望处,巫山秀耸寒相对。高卧传都会。

茅屋倾冠盖。空往事,今谁在。

梅梢春意动,泽国年华改。

楼上好,与君浩荡浮银海。

形式: 词牌: 千秋岁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动人的春日游赏图景,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精细描写,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珍视和对逝去岁月的感慨。

“征鸿天外。风急惊飞退。”两句以大气磅礴之势开篇,形象地描绘了一群鹤在天际盘旋,随着突如其来的狂风,它们仓促间惊慌失措地飞离。这是对春日天气变化无常的生动写照,同时也暗含了诗人面对世事变迁时的感慨。

“云彩重,窗声碎。”接下来的两句,则转而描绘了一种静谧的室内景象。厚重的云层遮掩了明媚的阳光,只留下轻柔的风声在窗棂间回荡,这不仅是对自然之美的细腻捕捉,也传达出诗人心中的一种淡淡哀愁。

“初凝铺径絮,渐卷随车带。”这里则描绘了春日里花瓣纷飞的情景。刚开始时,花瓣轻轻地铺在小路上,而后随着行人的脚步和车轮的滚动,它们被卷起带远,这些细节都极富画面感,同时也透露出一种生生不息、物是人非的哲思。

“凝望处,巫山秀耸寒相对。”诗人在此处转向远方的巫山,山峦如剑直指苍穹,与眼前的景色形成鲜明对比。这一望,不仅是对自然之美的赞叹,也是对心中某种情感或理想的追寻。

“高卧传都会。茅屋倾冠盖。”接下来的两句,诗人似乎从远眺中回到了现实生活的场景。高卧可能暗示了一种超然物外的心态,而茅屋倾覆则是对现实困境的一种隐喻,或许表达了诗人对平凡生活的无奈和接受。

“空往事,今谁在。”这两句直接触及了时光流逝与人的离合。往昔的美好如过眼云烟,现在又剩下谁来共同回味呢?这是对过往的一种留恋,也是对现实的一种无奈。

“梅梢春意动,泽国年华改。”诗人在这里转向梅花,这梅花不仅承载了春天的生机,更象征着坚韧与纯洁。而“泽国年华改”则表达了一种对时间流逝和世事变迁的感慨。

最后,“楼上好,與君浩荡浮银海。”诗人似乎在楼上找到了一个美好的时刻,与友人一同在那广阔如银海般的世界里尽情徜徉。这不仅是对当下的一种珍视,更可能是对未来的一种向往和期待。

整首诗通过对春日景物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对逝去岁月的感慨,以及对未来的美好憧憬。这种情感的流露,正是中国古典文学中常见的情怀和哲思。

收录诗词(93)

丘崇(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千秋岁(其一)用秦少游韵

梅妆竹外。未洗唇红退。酥脸腻,檀心碎。

临溪闲自照,爱雪春犹带。

沙路晓,亭亭浅立人无对。似恨谁能会。

迟见江头盖。和鼎事,终应在。

落残知未免,韵胜何曾改。

牵醉梦,随香欲渡三山海。

形式: 词牌: 千秋岁

千秋岁(其三)

窥檐窗外。酒力冲寒退。风絮乱,琼瑶碎。

凌波争缭绕,点舞相萦带。

应惬当,凝香燕寝佳人对。恰与花时会。

小阴寻芳盖。犹自得,春多在。

日烘梅柳竞,翠入山林改。

但只恐,别离恨远如云海。

形式: 词牌: 千秋岁

天仙子

畏暑只嫌秋较晚。不道玉楼人渐远。

此情那解却清凉,肠欲断。愁无限。

安得冰壶还照眼。妙舞蹁跹歌宛转。

走遍京华何处见。清眠无梦到西州,馀香浅。

银钩软。唯仗锦书聊自遣。

形式: 词牌: 天仙子

太常引.仲履席上戏作

憎人虎豹守天关。嗟蜀道、十分难。说与沐猴冠。

这富贵、于人怎谩。

忘形尊俎,能言桃李,日日在东山。不醉有馀欢。

唱好个、风流谢安。

形式: 词牌: 太常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