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远亭诗,为东瓯镇抚谭济翁作

蚤年身逐兵尘起,鼻尖出火耳生风。

马上飞尘虎添翅,出门志愿定远侯。

果然持节镇东瓯,上宣德意化海俗。

鲸鲵灭迹波为收,古来镇将还如此。

缓带轻裘接贤士,襄阳沈却岘山碑。

水底鱼龙犹识字,国家承平千万年。

军中之乐何可言,太牢五鼎餐壮士。

从伶百戏陈广筵,山川不随人事改。

端明丘垄今犹在,亭名怀远乃在兹。

地下幽魂有光采,普天之下皆皇家。

故乡何必怀长沙,人臣受命无远近。

河源曾泛张骞槎,食君之禄治军旅。

咫尺辕门谁敢去,私情丘垄岂不怀,日夜沅湘水东注。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元末明初诗人张昱所作的《怀远亭诗》,为纪念东瓯镇抚谭济翁而写。诗中描绘了谭济翁早年从军生涯,英勇善战,志向高远,最终成为东瓯地区的镇守者,传达了皇帝的德意,使得海俗得以教化。他的功绩如同古代名将,使地方安宁,鱼龙识其恩德。

诗中提到谭济翁对待贤士的谦和,以及他在襄阳的逸事,暗示了他的文治武功兼备。他还以沈碑之事表达对人才的尊重,即使在享乐之中,也不忘国家的安定。诗人感慨山川虽不变,但人事已非,而谭济翁的英灵犹在怀远亭,亭名寓含对远方的怀念。

最后,诗人强调臣子应忠于职守,无论身处何地,都应以国家为重,表达了对谭济翁忠诚精神的敬仰。结尾处,诗人借沅湘流水东流,寓意谭济翁的精神如江河长流,影响深远。

整体而言,这首诗赞扬了谭济翁的功绩与人格魅力,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国家安宁和个人忠诚的深沉思考。

收录诗词(1029)

张昱(元末明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号可闲老人。历官江浙行省左、右司员外郎,行枢密院判官。晚居西湖寿安坊,屋破无力修理。明太祖征至京,厚赐遣还。卒年八十三。有《庐陵集》

  • 字:光弼
  • 号:一笑居士
  • 籍贯:元明间庐陵

相关古诗词

学仙曲

二八女人貌婵娟,杏花阴里竞鞦韆。

同心锦带刺石莲,逢人学缚剪刀钱,却妒鸳鸯沙上眠。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巫山高

巫山高,望不及。

际天微茫十二峰,彩云上蒸灵雨集。

中有琼台承翠馆,曼态修容相出入。

君王荒淫进神女,直以梦中为白日。

洛汭无闻五子歌,宋玉微辞讽何及。

巫山高,望不及,不比尧阶土三尺。

形式: 乐府曲辞

君马黄

君马黄,我马白。

十月风高塞草枯,铁衣夜浸卢龙月。

深入单于臣敢辞,边城土是征人血。

形式: 乐府曲辞

翘摇花

翘摇花,清明时节遍天涯。

东阡南陌画轮车,乐游践之同泥沙。

城中多少富豪家,去年不见今年花,慎勿轻贱翘摇花。

形式: 古风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