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鹤去愁沧海,鸿飞困朔风。
冥冥方独往,已已竟长终。
莫挂还乡剑,真随厌世弓。
向来曾恸哭,不是为途穷。
这首挽诗以鹤与鸿的形象开篇,鹤去海远,鸿飞风困,象征着逝者生前的孤独与挣扎。"冥冥方独往,已已竟长终",描绘了逝者在生命的尽头独自远行,最终长眠不醒的画面。"莫挂还乡剑,真随厌世弓",表达了对逝者的哀思,暗示其已放下尘世的束缚,随心所欲。"向来曾恸哭,不是为途穷",则点明了诗人并非因路途艰难而哭泣,而是为逝者的人生感慨。整体而言,此诗情感深沉,寓意深远,通过对逝者生平的追忆和对其离世的哀悼,展现了作者对生命、死亡的深刻思考。
不详
一字文潜,元代著名史官、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文思敏捷,才华横溢,史识丰厚。一生著作颇丰,诗、词、文、赋及书法、绘画无所不精,与浦江的柳贯、临川的虞集、豫章的揭徯斯,被称为元代“儒林四杰”。他的门人宋濂、王袆、金涓、傅藻等皆有名于世
百代龙川子,风流见外孙。
馀生唯白帽,旧业自青门。
浩荡期千载,苍茫哭九原。
仙华云缥缈,愁绝刻舟痕。
怀古馀哀思,怜君尚典刑。
清谈无俗子,白发死遗经。
客社荒春汐,乡山陨夜星。
夕阳邻舍笛,悽切可堪听。
忽忽时频异,垂垂花正繁。
登临聊极目,出处可忘言。
风急江光乱,春浓野色昏。
旧游嗟契阔,览物思空存。
五亩清江曲,为农计末疏。
那无经世策,宜付绝交书。
野笛吹频歇,渔舟去若虚。
卜居能有待,天地本吾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