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山月

落落汉时月,萧萧古战场。

扬辉子卿节,逐影细君装。

高映玉关外,低沈青海傍。

不似闺中夜,祇照绣鸳鸯。

形式: 乐府曲辞 押[阳]韵

鉴赏

这首《关山月》由元代诗人钱惟善所作,通过对月光在古代战场与边关景象的描绘,营造出一种深沉而悲壮的氛围。

“落落汉时月”,开篇以“汉时月”点明时间背景,暗示历史的深远与月光的永恒,给人一种历史沧桑之感。“落落”二字则描绘了月光洒满大地的辽阔景象,仿佛是历史长河中的一抹静谧光辉。

“萧萧古战场”,紧随其后,将读者带入一个充满战争气息的场景。这里的“萧萧”不仅形容战场的荒凉与寂静,也暗含着对战争残酷与历史变迁的感慨。

“扬辉子卿节,逐影细君装”,这两句通过引用典故,进一步深化了诗歌的主题。子卿节和细君装分别指苏武持节牧羊于北海(今贝加尔湖)和细君公主远嫁乌孙国的故事。这里借以表达对忠诚、牺牲与爱情的颂扬,同时也寄托了对和平的渴望。

“高映玉关外,低沈青海傍”,这两句描绘了月光在边关与青海湖畔的映照,既展现了自然景观之美,又寓意着边疆的辽阔与遥远,以及守护边关的将士们的孤独与坚韧。

“不似闺中夜,祇照绣鸳鸯”,最后两句对比闺中之夜与边关月色,强调了战争与和平的不同景象。闺中之夜温馨宁静,而边关月色下则是将士们远离家乡、守护国家的艰苦与孤独。通过这种对比,表达了诗人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和对战争中牺牲者的深切同情。

整体而言,《关山月》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丰富的历史典故,展现了诗人对历史、战争、和平与人性的深刻思考,是一首富有情感深度和历史厚重感的佳作。

收录诗词(76)

钱惟善(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顺帝至正元年,省试《罗刹江赋》,时锁院三千人,独惟善据枚乘《七发》,辨钱塘江为曲江,由是得名。官副提举。张士诚据吴,弃官。既殁,与杨维桢、陆居仁同葬干山,人称三高士墓。有《江月松风集》

  • 字:思复
  • 号:曲江居士
  • 籍贯:钱塘

相关古诗词

折杨柳

何处好杨柳,攀条赠远行。

花飞渡江水,客醉蹋歌声。

秋色彫榆塞,春阴接凤城。

一枝不敢折,为近亚夫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湘泪竹管

黄陵庙前捐佩玦,龙影摇文织湘血。

翠帷尘滴不乾云,湘水无声楚魂咽。

蛮娘弄作吴娥吟,五音嘹亮生枯节。

一声直向天上闻,手挟飞仙挽秋月。

呜呜似向烟中语,十二螺鬟排律吕。

黄鹤楼空人不还,断肠声里招神女。

形式: 古风

早起

披衣起危坐,心清闻晓钟。

流光入窗白,月澹西南峰。

游鱼跃风藻,幽禽翻水松。

青山如膏沐,远树烟为容。

舟人与渔子,菰蒲深处逢。

形式: 古风 押[冬]韵

保叔塔

金刹天开画,铁檐风语铃。

野云秋共白,江树晚逾青。

凿屋岩藏雨,黏崖石坠星。

下看湖上客,歌吹正沈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