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金代诗人赵秉文对袁用之的悼念之作,通过描绘袁用之生前的生活环境和经历,表达了对逝者的深切怀念与哀思。
首联“卜筑中条四十秋,安排佳处近休休”,开篇即点明了袁用之在此地居住长达四十年之久,精心选择并布置了居住之所,靠近宁静之地,暗示其生活简朴而安逸。
颔联“隐居境为王官胜,仙伯名因少室留”,进一步描述袁用之隐居之处的环境优美,甚至超越了王官的胜景,其名声也因与少室山的联系而流传。这里运用了对比手法,强调了袁用之隐居生活的独特魅力和深远影响。
颈联“架上残书灰烬冷,囊中妙药鬼神偷”,转而描写袁用之的个人物品,书架上的书籍已成残破,仿佛岁月的痕迹;而他珍藏的妙药,似乎连鬼神都为之垂涎。这一联通过细节描绘,展现了袁用之的学识与人格魅力,以及人们对他的尊敬与怀念。
尾联“伤心天柱峰头月,曾照先生杖屦游”,以天柱峰头的明月作为背景,回忆起袁用之曾经在月光下行走的情景,表达了对袁用之的深深怀念之情。月光下的景象既是自然美景的描绘,也是对袁用之过去生活的美好回忆,充满了哀愁与惋惜。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袁用之生前生活环境、个人物品及过往经历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对知识的追求以及对后人的深刻影响,表达了诗人对其逝世的哀痛与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