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乐四年秋丁适庙学修理完美喜而有赋

皇明重儒术,声教轶黄唐。

滁实畿甸郡,庙学启堂堂。

属兹修饰后,藻绘倍焜煌。

维时仲秋初,丁祀礼有常。

钟鼓宿在悬,佾舞俨成行。

牲醴既嘉旨,黍稷复馨香。

僚采严祀事,冠佩来跄跄。

匪侈仪物丰,所贵诚意将。

予时躬裸奠,虔虔靡或忘。

神灵谅昭假,锡福何穰穰。

仰惟天子圣,建极宣重光。

盛典重兴举,声烈冠百王。

愿祈亿万年,儒风振无疆。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明朝永乐四年秋季对庙学进行修缮后,举行祭祀仪式的盛大场景。诗中展现了明代重视儒学教育的文化氛围,以及皇帝对于弘扬儒家文化的高度重视。

首句“皇明重儒术,声教轶黄唐”点明了明朝对儒学的重视,其影响超越了古代的黄帝和唐尧时期。接着提到滁州作为京城附近的郡县,庙学在此得到了精心的修缮,使得建筑更加辉煌。

随后描述了祭祀的准备与进行过程:钟鼓提前布置,佾舞整齐排列;祭品丰盛且香气四溢,参与祭祀的官员们庄重有序。诗人强调了仪式的庄严与诚心的重要性,自己也亲自参与了裸奠仪式,态度虔诚。

最后,诗人表达了对天子圣明的敬仰,以及对重建儒家盛典的喜悦之情。他希望这种崇高的文化传统能够延续万世,儒家之风得以发扬光大,不受限制地传播。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明代社会对于儒家文化的尊崇与传承,体现了当时社会的精神风貌和文化自信。

收录诗词(998)

陈琏(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寄永州姜仲琏公子

琅琊消积雪,滁阳惊早春。

美人隔千里,离思集芳辰。

长吟还浩叹,嘉会良无因。

何当共携手,采兰湘水滨。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赠朔州千户萧世英

君从雁门来,鞍马光陆离。

我喜觌颜色,不异璚树枝。

叙意把芳札,写心命朱丝。

契阔方及展,暌违复在兹。

别后慎自爱,远大以为期。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兰蕙同芳为吴指挥赋

阴阳运玄化,万汇咸熙熙。

兰蕙发佳祥,晔晔见贞姿。

同根固云好,并秀一何奇。

光风转新绿,清露湛琼蕤。

含翘纷旖旎,懹馨竞华兹。

幽芳异群卉,夙受君子知。

造物寓深意,钟瑞表明时。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沧浪渔隐为陈规训导赋

沧浪渺何许,乃在均之阳。

泠泠浸霞采,湛湛涵天光。

中有隐君子,渔钓日尚羊。

风吹紫兰佩,露湿芙蓉裳。

持竿弄明月,志不在鳣鲂。

时歌欸乃曲,苍茫烟水长。

形式: 古风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