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月夜吹箫的神秘画面。"吹箫明月底",开篇即以月色为背景,营造出宁静而幽深的氛围。"素魄流寒光",形象地写出月光如水,洒落大地,带有一种清冷的韵味。
接着,诗人通过"箫声更清婉,音调美且长",赞美了音乐的美妙和悠扬,仿佛在月光下流淌的仙乐,使得整个场景更具诗意。"孤鸾舞天风,老凤鸣朝阳",运用了凤凰的意象,象征着高洁与祥瑞,增添了神秘的神话色彩。
"仙人王子乔"的提及,将主题引向了道教传说,暗示了诗人对仙道世界的向往。"丹成灶应冷,仙去台亦荒",表达了对仙人离去后,曾经的修炼之地如今荒凉的感慨,流露出淡淡的哀思。
最后两句"千秋更万古,日夕遥相望",表达了诗人对仙人的怀念之情,以及对永恒与无常的哲理思考,使得全诗在情感上达到了高潮,余韵悠长。整体来看,叶颙的这首《吹箫明月底》以其精炼的语言和深远的意境,展现了元末明初诗歌的独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