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不因一事,不长一智。不曾杀生,了无忌讳。
传言送语当风流,拈得口兮失却鼻。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安永所作的《颂古三十一首》中的第二首。它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对世事和修行的深刻见解。首句“不因一事,不长一智”强调了生活中的经历和挑战对于个人智慧增长的重要性,意指没有经历过具体的事情,就不会有所领悟和成长。接下来,“不曾杀生,了无忌讳”则暗示了修行者如果连最基本的生命戒律都不违背,那么在言行上自然无所畏惧,心境开阔。
最后两句“传言送语当风流,拈得口兮失却鼻”运用了生动的比喻,传言如同随风飘散的话语,虽然能一时传扬,但往往难以持久;而试图抓住言语的实质(“拈得口”),反而可能失去其本意(“失却鼻”)。这寓言般地揭示了语言的虚幻性和理解事物的复杂性。
整体来看,这首诗寓教于乐,通过日常生活的点滴,引导读者思考人生哲理和修行之道。
不详
甚生标格,与么奇特。甚生标格,如是富贵。
未离兜率降王宫,天上人间无比类。
万国来朝仰圣明,南山又见添苍翠。
国师不跨石门句,舌头未举先分付。
那堪觌面涉思惟,冲天鹞子新罗去。
春深不放白牛閒,依旧随群入乱山。
拽杷牵犁偿宿债,尾巴再露与人看。
茫茫人看中秋月,徒向阎浮记时节。
不智明月向人圆,已是眼中重著屑。
瞎了眼,降却屑,昨夜三更转向西,惊起苍龙拗角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