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答友人池馆閒步见怀

秋光荡人怀,霁景媚澄池。

况乃琴书暇,水木憺多思。

因病谢朋侣,行行鸥鹭随。

阒寂见成感,羁閒多生悲。

忽听玄蝉噪,怅焉恋别离。

岂无携手好,要非心所私。

同为异乡人,聚散天之涯。

大海窅以深,萍槎安可期。

恻恻缄中情,毋令鱼鸟知。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面对秋日美景时的复杂情感。首句“秋光荡人怀,霁景媚澄池”以秋光和晴朗的景色作为背景,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清新的氛围。接着,“况乃琴书暇,水木憺多思”表达了诗人利用闲暇时间,沉浸在琴棋书画与自然之中,思绪万千。

“因病谢朋侣,行行鸥鹭随”则透露出诗人因身体不适而远离人群,与鸥鹭相伴,表现出一种孤独与自由并存的状态。接下来的“阒寂见成感,羁閒多生悲”,通过描述环境的寂静与内心的感慨,以及对羁绊生活的哀愁,进一步深化了诗人的内心世界。

“忽听玄蝉噪,怅焉恋别离”中的“玄蝉”象征着时光的流逝与生命的短暂,诗人听到蝉鸣,不禁感到惆怅与对分别的不舍。随后,“岂无携手好,要非心所私”表达了诗人虽然渴望与朋友相聚,但又意识到这种情感并非出于私欲,而是出于对友情的珍视。

最后,“同为异乡人,聚散天之涯”点明了诗人与友人虽身处异乡,但命运如同大海中的浮萍,难以预知何时何地会再次相遇。“大海窅以深,萍槎安可期”形象地比喻了人生的不确定性和漂泊感。“恻恻缄中情,毋令鱼鸟知”则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希望这份深情能被妥善保存,不为外人所知,保持其纯粹与私密。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面对自然美景时的复杂情感,以及对友情、生命、命运的深刻感悟。

收录诗词(1344)

李之世(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闻蝉

露虫动秋感,切切号枯林。

一声声断续,沁入离人心。

寥韵发空谷,馀响曳墙阴。

掩抑知情重,纡回觉思沈。

此时方静嘿,况复闻城砧。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别王尧韭

墙东王居士,傲骨凌千秋。

手持七寸管,旁无作者流。

胸既破万卷,目亦横九州。

岂学醯鸡儒,但为妻子谋。

淡香然古炉,白茗点瓷瓯。

有时对韵士,枯桐与纹楸。

品卉商瓶史,移泉问水邮。

空馆听蛙鸣,高树聆禽啾。

片语證无生,莲花上上头。

离合海中蘋,怆焉岁已周。

天水憺空迥,浩思方悠悠。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题熙东侄园馆

市居厌烦嚣,山栖讶岑寂。

惟此半亩园,可以恣吾适。

远可揽溪山,近不越篱壁。

周垣缀牡蛎,甃坛斲方石。

庭庑不必宽,胡床只数尺。

中间列图书,兼以置琴奕。

盆鱼畜数头,时花随意植。充圈有鸡豚,良酝储庖■。

佳朋过即留,客散掩关息。

从容理编帙,兴至弄笔墨。

何必问舍田,谋道即谋食。

我有一小园,亦有耽书癖。

其奈尊常空,宾至无颜色。

尔今食稍饶,可以延嘉客。

拥书对良朋,此乐有何极。

形式: 古风

树萱有感

真忧不可忘,忧是心头草。

浇以泪淋漓,培以思懊恼。

向风顿发生,离离不堪扫。

大地为愁城,播种遍穹昊。

其根不可芟,其叶不可槁。

谁云万斛忧,疗以一茎草。

家家人树萱,食萱如食稻。

忘忧是阿谁,殷忧人易老。

形式: 古风 押[皓]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