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看花长到牡丹月,万事全忘自不知。
风促乍开方可惜,雨淋将谢可堪悲。
闲年对坐浑成偶,醉后抛眠恐负伊。
也拟便休还改过,迢迢争奈一年期。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孙鲂的作品,名为《看牡丹二首(其二)》。从内容上看,诗人通过描写牡丹花的盛开和凋零,表达了对时间流逝和世事无常的感慨。
"看花长到牡丹月,万事全忘自不知。"
这两句写诗人沉醉于牡丹的美丽,至于忘却了一切烦恼和忧愁,甚至连时间的流逝都不知道。这既表现了牡丹之美,也反映出诗人对现实世界的逃避心理。
"风促乍开方可惜,雨淋将谢可堪悲。"
这两句则写到了花开花落的过程中,风吹雨打给花朵带来的伤害,表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易逝的哀叹和不舍。
"闲年对坐浑成偶,醉后抛眠恐负伊。"
这里描绘了一种悠闲自得的情景,诗人与友人对坐赏花,酒醉之后随意躺下,但又担心这样做会辜负了美好的时光和美丽的牡丹。
"也拟便休还改过,迢迢争奈一年期。"
最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无奈,想要珍惜每一分每一秒,但又觉得一年一度的季节轮回让人感到无力改变,只能徒然感慨。
整首诗通过对牡丹花的观赏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生命中美好事物的珍视,以及对时间流逝、世事无常的深刻感悟。
不详
簇簇互相遮,闲看实可嗟。
藉多虽是叶,栽盛不如花。
春绿暗连麦,秋乾暮立鸦。
旧乡曾种得,经乱属谁家。
青苞虽小叶虽疏,贵气高情便有馀。
浑未盛时犹若此,算应开日合何如。
寻芳蝶已栖丹槛,衬落苔先染石渠。
无限风光言不得,一心留在暮春初。
万古波心寺,金山名目新。
天多剩得月,地少不生尘。
过橹妨僧定,惊涛溅佛身。
谁言张处士,题后更无人。
蜀葵鄙下兼全落,菡萏清高且未开。
赫日迸光飞蝶去,紫薇擎艳出林来。
闻香不称从僧舍,见影尤思在酒杯。
谁笑晚芳为贱劣,便饶春丽已尘埃。
牵吟过夏惟忧尽,立看移时亦忘回。
惆怅寓居无好地,懒能分取一枝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