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渔洋山人诗集感怀云图宾石超群诸先生皆渔洋裔也(其三)

香海风流人已去,尚馀螺壳擅辞华。

渊源家学千秋继,不愧诗名在杜家。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郑鸿对中国古诗文化的感慨之作。他以"香海风流人已去"开篇,表达了对前代文人如渔洋山人及其家族才情风范的追忆,暗示了这些文采飞扬的人物已经离开人世,但他们的文学遗产如同香海般深远流长。"尚馀螺壳擅辞华"一句,借螺壳比喻诗人的辞藻华丽,即使诗人本人不在,其作品的魅力依然独树一帜。

接着,诗人称赞渔洋山人家学渊源,强调了世代传承的文学精神和才华,"千秋继"三字体现了这种长久不衰的诗家传统。最后,诗人以"不愧诗名在杜家"作结,将渔洋山人与唐代大诗人杜甫相提并论,肯定了他们在诗歌创作上的崇高地位,认为他们的诗名足以与杜甫媲美。

整首诗情感深沉,既是对逝去文人的缅怀,也是对后辈学者的期许,体现了对中华诗词传统的敬仰和传承。

收录诗词(4)

郑鸿(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诸生。有《怀雅堂诗存》

  • 字:伯臣
  • 籍贯:曲阜

相关古诗词

读渔洋山人诗集感怀云图宾石超群诸先生皆渔洋裔也(其四)

司马桥边曾觅句,桓公台下几探春。

他年再访花山路,惜少当时旧酒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无题(其一)

金屏寂寂漏迢迢,谁踏玻璃弄玉箫。

银烛烧残花影醉,自拈红豆破无聊。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萧]韵

无题(其二)

碧城烟雨晓来多,花气生寒夜有波。

惆怅玉楼人语悄,月明愁听采菱歌。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歌]韵

无题(其三)

罡风黑海渺难填,慧业人生竟枉然。

羡煞嫦娥耐岑寂,金蟾银杵自年年。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