绣衣记

六经元土苴,天地只微尘。

蜗篆曾谁笔,醯天偶自春。

我非文字眼,公殆屋乌人。

回也箪瓢乐,无言万古贫。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鉴赏

这首诗《绣衣记》由明代诗人庄昶所作,通过深邃的哲理思考,展现了对传统文化与宇宙万物的深刻洞察。

首联“六经元土苴,天地只微尘”以六经(儒家经典)和天地为喻,指出它们在浩瀚宇宙中的渺小地位,如同土苴(草芥)和微尘,强调了自然界的宏大与人类知识的有限性。

颔联“蜗篆曾谁笔,醯天偶自春”运用了蜗篆(蜗牛爬行留下的痕迹)和醯天(醋天,比喻酸涩的天空)的意象,表达了对时间流逝、世事变迁的感慨,以及对生命短暂、自然循环的思考。

颈联“我非文字眼,公殆屋乌人”则转向对自我认知的探讨,诗人自谦并非文字的真正理解者,而将对方比作“屋乌人”,即屋檐下的乌鸦,暗示对方可能对事物有更深入的理解或独特的见解。

尾联“回也箪瓢乐,无言万古贫”引用孔子弟子颜回(字子渊,号回也)的典故,颜回生活简朴却能从中找到快乐,以此来表达即使在物质匮乏中也能保持内心的富足和平静。同时,诗人也借颜回的故事,反思了社会普遍追求物质财富的现状,提出了一种超越物质、追求精神满足的生活态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宇宙、时间、自我认知和生活态度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对传统智慧的传承与创新,以及对人生哲学的独到见解。

收录诗词(1075)

庄昶(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太史铭

造化俄千古,文章便六经。

百年须我在,此石更谁凭。

英爽轩河朔,鸢鱼荡草亭。

乾坤留老手,著与太行青。

形式: 五言律诗

得閒老人(其一)

总总红尘是,匆匆白发皆。

不知何处里,乃有此翁来。

僧与看山得,江从钓月该。

莫言忙绝少,趁雨菊寻栽。

形式: 五言律诗

得閒老人(其二)

每将迂自哂,此老似还迂。

世上千年调,山中一卷书。

病长无扰扰,静只有如如。

老我青天眼,浮云看卷舒。

形式: 五言律诗

得閒老人(其三)

何处龙江叟,堪专水月盟。

众人皆此坐,天下与谁平。

不有终南病,能甘谷口耕。

题诗搔短鬓,老子不无情。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