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秦娥(其二)舟中书事

歌声闲。兰舟只隔芙蓉湾。芙蓉湾。

扇摇波影,风卷云鬟。馀音袅袅留馀欢。

双鸳飞处传情难。传情难。曲终人去,愁寄湖山。

形式: 词牌: 忆秦娥

翻译

歌声悠然自在
兰舟静静停靠在芙蓉湾
芙蓉湾

注释

歌声:悠闲的歌声。
闲:悠闲。
兰舟:装饰有兰花图案的船。
只隔:仅仅相隔。
芙蓉湾:开满芙蓉花的水湾。
扇摇:扇子轻轻摇动。
波影:水波的倒影。
风卷:风吹起。
云鬟:女子如云般的发髻。
袅袅:婉转悠长。
留馀欢:留下欢乐的气氛。
双鸳:成对的鸳鸯。
传情:传递情感。
难:难以言表。
曲终:乐曲结束。
人去:人已离去。
愁寄:愁绪寄托。
湖山:湖光山色。

鉴赏

这首宋词《忆秦娥·舟中书事》是高观国所作,描绘了一幅舟中夜景与情感抒发的画面。"歌声闲"开篇,营造出宁静的氛围,随后"兰舟只隔芙蓉湾"点明了诗人所在的环境,芙蓉湾的美景增添了诗境的雅致。"扇摇波影,风卷云鬟"通过生动的细节描绘,展现了女子在船头轻摇扇子,风吹动她秀发的动态,暗示着她的存在和诗人对她的思念。

"余音袅袅留馀欢"进一步渲染了歌声的魅力,即使曲终,余音仍在,给诗人留下欢乐的记忆。然而,"双鸳飞处传情难"揭示了诗人试图通过鸳鸯传递情感的困境,寓意着情感的难以言表和传递的艰难。最后,"曲终人去,愁寄湖山"表达了当音乐停止,佳人离去后,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愁绪只能寄托于湖光山色之中,显得意境深远,情感深沉。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景生情,通过歌声、环境和动作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远方女子的深深眷恋和无尽相思,具有浓厚的艺术感染力。

收录诗词(108)

高观国(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词人。生卒年不详。生活于南宋中期,年代约与姜夔相近。与史达祖友善,常常相互唱和,词亦齐名,时称“高,史”。其成就虽不及史达祖,但也有值得重视之处。他善于创造名句警语,如“香心静,波心冷,琴心怨,客心惊”;“开遍西湖春意烂,算群花、正作江山梦”,都颇为后人传诵。从其作品中看不出有仕宦的痕迹,大约是一位以填词为业的吟社中人。为“南宋十杰”之一。有词集《竹屋痴语》

  • 字:宾王
  • 号:竹屋
  • 籍贯:山阴(今浙江绍兴)

相关古诗词

忆秦娥(其一)

栖乌惊。隔窗月色寒于冰。寒于冰。

澹移梅影,冷印疏棂。幽香未觉魂先清。

无端勾起相思情。相思情。恼人无睡,直到天明。

形式: 词牌: 忆秦娥

水龙吟(其三)为梦庵寿

夜来曾跨青虬,海风袅袅吹襟袖。

蓬莱误入,群仙争问,刘郎安否。

玉麈冰壶,日庭星角,孕成奇秀。

看丹分宝鼎,箓传秘箧,闻重寄、长生酒。

归梦惊回晓漏。正长庚、辉躔南斗。

祥开华旦,菊香秋杪,枨黄霜后。

笔扫龙蛇,句裁螭锦,俊才谁右。

看功勋绣衮,家声再振,数千龄寿。

形式: 词牌: 水龙吟

水龙吟(其一)云意

旧家心绪如云,乍舒乍卷初无定。

西郊载雨,东城隔雾,还开晴景。

爱恼花阴,喜移月地,朦胧清影。

任无心有意,溶溶曳曳,萧散处、有谁问。

朝暮如今难准。枉教他、惜春人恨。

远峰依旧,前踪何在,有时愁凝。

此兴飘然,不妨吹断,一川轻暝。

待良宵,再入高唐梦里,觅巫阳信。

形式: 词牌: 水龙吟

水龙吟(其二)为放翁寿

道山玉府真仙,去年再履论思地。

西清禁域,眷深名重,年高身退。

玉振金声,水增川涌,德兼才贵。

爱知章引去,安车稳驾,轩冕付、谈笑外。

兰玉孙枝竞秀,奉亲欢、莱衣同戏。

蓬莱东接,苎萝西顾,三山耸翠。

赐杖清朝,命堂绿野,放怀高致。

似太公出将,卫公入相,为苍生起。

形式: 词牌: 水龙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