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书事

花絮随风尽,欢娱过眼空。

穷多诗有债,愁极酒无功。

家在斜阳下,人归满月中。

肝肠浑欲破,魂梦更无穷。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翻译

花瓣和飞絮随风消散,短暂的欢乐转眼成空。
困厄中诗如欠债,极度忧愁时酒也无法解忧。
家坐落在夕阳余晖下,人们归来映照在明亮的月光中。
心中的悲痛几乎要撕裂,梦境中的思念更是无穷无尽。

注释

花絮:比喻生活中的琐碎事物或不重要的事情。
随风尽:形容消失无踪。
欢娱:快乐、愉快。
过眼空:转瞬即逝,没有实际意义。
穷多:困苦多,贫穷。
诗有债:指创作诗歌如同欠债,形容创作艰难。
愁极:极度忧虑。
酒无功:酒不能缓解愁苦。
家在:家的位置。
斜阳下:傍晚的阳光下。
人归:人们回家。
满月:明亮的满月。
肝肠:形容心情极度悲伤。
浑欲破:几乎要破裂,形容痛苦之深。
魂梦:梦境,灵魂的寄托。
无穷:无尽,持续不断。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师道的《夏日书事》,通过对夏日景色和内心感受的描绘,展现出诗人的情感世界。首句“花絮随风尽”寓言了时光易逝,春花秋月的美好转瞬即逝,如同飘散的花絮被风吹走。接下来的“欢娱过眼空”进一步强调了欢乐转瞬即逝,无法持久。诗人感叹在困厄中写诗成了债务,说明生活艰难使创作也变得沉重;“愁极酒无功”则表达了极度的忧愁使得饮酒也无法排解内心的苦闷。

“家在斜阳下,人归满月中”描绘出一幅宁静而略带落寞的画面,夕阳西下,家人归家,诗人却独自在外,只能在月光下遥想家乡。最后两句“肝肠浑欲破,魂梦更无穷”直接抒发了诗人内心深处的痛苦与思念,仿佛肝肠都要碎裂,梦境中的追寻更是没有尽头。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语言朴素,通过夏日景象与个人心境的对比,展现了诗人生活的艰辛和对家的深深眷恋,具有很高的艺术感染力。

收录诗词(750)

陈师道(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诗人。一字无己,汉族。元祐初苏轼等荐其文行,起为徐州教授,历仕太学博士、颖州教授、秘书省正字。一生安贫乐道,闭门苦吟,有“闭门觅句陈无己”之称。为苏门六君子之一,江西诗派重要作家。亦能词,其词风格与诗相近,以拗峭惊警见长。但其诗、词存在着内容狭窄、词意艰涩之病。著有《后山先生集》,词有《后山词》

  • 字:履常
  • 号:后山居士
  • 籍贯:彭城(今江苏徐州)
  • 生卒年:1053~1102

相关古诗词

夏夜有怀

卧念张居士,逃名老石根。

学诗真得瘦,识字即空樽。

鸣笛夜宜远,灯花晓更繁。

未须哀老子,也复守丘园。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夏杪

一室青芜长,终朝静不哗。

圣贤开美酒,子母破新瓜。

绿筱初翻箨,红蕖稍荐花。

咄嗟功业晚,览照鬓初华。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宴黄提刑致语口号

当年天下无双誉,此日朝中第一人。

坐使黄流随指顾,即看丹阁画精神。

天威行复朝三接,和气今如物再春。

肯驻行轩慰离索,听歌举白莫辞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徐氏闲轩

倦游梁楚爱吾庐,老寄山林孰与娱。

想见杖藜临过鸟,更能赤手缚于菟。

君宁平世轻三釜,我亦东原有一区。

拟买婵娟作归计,可无堆玉斗量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