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诗《耕乐轩》由明代诗人徐贯所作,描绘了一位隐士在田园中的生活与心境。首句“托迹依农业”,点明了人物的身份和生活方式,他以农为业,寄身于自然之中。接着,“悠然惬隐情”表达了他对隐居生活的满足与享受,悠然自得,心满意足。
“石田春雨足,茅舍午风轻”两句,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展现了田园生活的宁静与和谐。春雨滋润着石田,给大地带来生机;午后的微风轻轻吹拂着茅舍,营造出一种闲适的氛围。这样的景象,不仅体现了自然界的美好,也映射出诗人内心的平和与淡泊。
“莘野怀伊尹,南阳忆孔明”两句,运用典故,表达了诗人对古代贤者的敬仰之情。伊尹是商朝的开国宰相,孔明则是三国时期的蜀汉丞相,他们都是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诗人通过怀念这些历史人物,寄托了自己的理想与抱负,希望能在乱世中有所作为,如同伊尹和孔明一样,为国家和人民做出贡献。
最后,“寥寥千载下,谁复继芳声”两句,流露出诗人对后世的思考与忧虑。在经历了千年的变迁之后,又有谁能像伊尹和孔明那样,继续他们的伟业,留下不朽的名声呢?这不仅是对历史的感慨,也是对现实的反思,以及对未来的一种期待。
综上所述,《耕乐轩》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景物描写和深邃的历史联想,展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对古代贤者的敬仰,以及对个人理想与社会责任的思考,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