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杨补之梅(其二)

竹篱茅舍养吾清,正恐人间识姓名。

毛颖传神偶相似,争先快睹辄倾城。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翻译

在竹篱茅舍中过着清静的生活,我唯恐世人知道我的名字。
我的才华如同毛颖(毛笔的别称)般生动传神,一旦展示总能吸引众人瞩目,让全城为之倾倒。

注释

竹篱茅舍:简朴的乡村居所。
吾清:我自己的清净生活。
识:知晓。
姓名:名字,此处指作者自己。
毛颖:毛笔的别称,借指诗人的才情。
传神:生动逼真。
偶相似:偶然间相似。
争先:争相。
快睹:快速欣赏。
辄倾城:立刻就能吸引全城的人。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曾丰的《题杨补之梅(其二)》,主要描绘了诗人隐居生活的恬静与淡泊,以及对名声的态度。首句“竹篱茅舍养吾清”展现了诗人居住环境的简朴和内心的清净,暗示他追求的是远离尘世纷扰的生活。次句“正恐人间识姓名”则表达了诗人对于名利的淡然,宁愿保持低调,不求人知。

后两句“毛颖传神偶相似,争先快睹辄倾城”运用了典故,将自己比作毛颖(毛笔的别称),暗指自己的才华如同毛笔一样富有神韵,但并不刻意炫耀,反而当人们偶然看到他的作品时,会为之倾倒。这里体现了诗人的谦逊和对自己艺术造诣的自信。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写景抒怀,表现了诗人超脱世俗、淡泊名利的高雅情怀,以及对自己艺术成就的低调态度。

收录诗词(896)

曾丰(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题杨补之梅(其一)

风流青帝欲回春,先遣玉妃清路尘。

过眼被渠偷笔写,虽忙犹得九分真。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题徐子比独秀亭(其二)

之子于人第一流,于山也独拔其尤。

高亭未与山相称,直起元龙百尺楼。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题徐子比独秀亭(其一)

邻山三五百为曹,气伏心降让我高。

独秀不知为独秀,退然自视一秋毫。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豪]韵

题悟性寺卧云堂呈源上人(其三)

渠侬高卧傲吾徒,不道吾徒反傲渠。

渠不得云无卧处,吾元自与太空俱。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