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居寂寥与世如隔是非不到荣辱两忘因忆秋崖工部尝教以我爱山居好十诗追次其韵聊写穷山之趣(其一)

我爱山居好,扶藜步晚晴。

俗醇存古意,境寂快诗情。

杜老银丝脍,坡翁玉糁羹。

随缘清供足,尽可佚馀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翻译

我热爱山居生活,傍晚时分手持藜杖散步在晴朗的天空下。
淳朴的风俗中保留着古老的韵味,寂静的环境激发了我作诗的兴致。
像杜甫那样品味银丝般的鱼脍,如苏东坡般享受玉糁般的米羹。
顺应自然,简单的食物就足够满足,这样的生活足以让我度过余生。

注释

我:主语,指代诗人自己。
山居:居住在山中。
扶藜:持藜杖。
晚晴:傍晚的晴天。
俗醇:风俗淳朴。
古意:古代的风土人情。
境寂:环境宁静。
诗情:作诗的情感。
杜老:指杜甫。
银丝脍:比喻精细的鱼片。
坡翁:指苏轼。
玉糁羹:比喻精致的米粥。
随缘:顺应自然,随遇而安。
清供:清淡的食物。
足:足够。
佚:度过。
馀生:剩余的人生。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文人对山居生活的向往与热爱。"我爱山居好,扶藜步晚晴"表达了诗人对于远离尘世、隐居山林的渴望,以及在晚霞中漫步时所体验到的宁静之美。

"俗醇存古意,境寂快诗情"则透露了诗人对传统文化的珍视和保存,同时也表达了他在寂静的环境中获得灵感而乐于吟咏诗词的情怀。

接下来的"杜老银丝脍,坡翁玉糁羹"是对唐代诗人杜甫和宋代诗人苏轼的赞美。"杜老"指的是杜甫,其"银丝脍"形容其诗文如同精美细腻的银丝;"坡翁"则是对苏轼的尊称,"玉糁羹"比喻他的作品如同珍贵的玉器。

最后"随缘清供足,尽可佚馀生"表达了诗人对于简单而自然生活态度的欣赏,以及愿意随遇而安地享受生命中简单而纯粹的喜悦。

整首诗通过对山居生活的描绘和对古代名士作品的赞美,展现了诗人追求精神寄托与艺术境界的理想。

收录诗词(127)

吴锡畴(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作元范。吴儆从孙。精研理学。有《兰皋集》

  • 字:元伦
  • 号:兰皋
  • 籍贯:徽州休宁
  • 生卒年:1215—1276

相关古诗词

山居寂寥与世如隔是非不到荣辱两忘因忆秋崖工部尝教以我爱山居好十诗追次其韵聊写穷山之趣(其十)

我爱山居好,田园在力耘。

樵歌风外断,猿啸月中闻。

舴艋夜招鹤,辘轳晓汲云。

久惭呼处士,未必应星文。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

山居寂寥与世如隔是非不到荣辱两忘因忆秋崖工部尝教以我爱山居好十诗追次其韵聊写穷山之趣(其四)

我爱山居好,轩窗傍水开。

游鱼吹堕絮,閒鹤啄荒苔。

有字人谁问,无租吏不来。

寂寥门径侧,数尺长蒿莱。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山居寂寥与世如隔是非不到荣辱两忘因忆秋崖工部尝教以我爱山居好十诗追次其韵聊写穷山之趣(其五)

我爱山居好,陶然与世忘。

细听泉漱玉,那羡佩鸣珰。

乳燕飞閒宇,新篁出矮墙。

静观机不息,天地为谁忙。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山居寂寥与世如隔是非不到荣辱两忘因忆秋崖工部尝教以我爱山居好十诗追次其韵聊写穷山之趣(其八)

我爱山居好,苍矶一钓竿。

白鸥春水阔,黄犊绿坡宽。

径菊香秋晚,溪梅约岁寒。

人间幽意足,诗思倚栏干。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