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古六首(其三)

赵王飞龙驾,翱翔羾天关。

尘土暂反顾,金玉高如山。

自喻固适志,超遥亡愧颜。

安知马服子,军破不得还。

前亡四十万,后复围邯郸。

虚盈固天理,循环乃无端。

觉寐已不殊,何况百岁间。

嗟嗟道傍子,万金非所安。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以赵王与飞龙的意象开篇,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翱翔羾天关"描绘了飞龙在天空中自由翱翔的景象,象征着赵王的雄心壮志和超然物外的精神境界。接着,诗人通过"尘土暂反顾,金玉高如山"的对比,表达了对物质世界的短暂关注与对精神价值的永恒追求。

"自喻固适志,超遥亡愧颜"进一步深化了这种精神追求的主题,赵王自比为能够适应自己志向的人,他的心灵超脱于世俗,没有丝毫愧疚之色。然而,转折点出现在"安知马服子,军破不得还",诗人借由赵王的故事,引出了历史的悲剧性。马服子的失败与被围困,象征着英雄梦想的破灭和现实的残酷。

"前亡四十万,后复围邯郸"描述了战争的惨烈,赵国军队的损失和邯郸的危局,揭示了历史的无情和命运的不可逆转。"虚盈固天理,循环乃无端"则表达了对命运与自然法则的深刻理解,认为一切皆有其自然规律,如同循环往复的四季更替,无法人为改变。

最后,诗人以"觉寐已不殊,何况百岁间"反思人生,指出无论是清醒还是梦寐,时间的流逝都是相同的,更何况漫长的一生。"嗟嗟道傍子,万金非所安"则发出感慨,提醒人们不要将物质财富视为最终的归宿,真正的安宁来自于内心的平静与智慧的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赵王的故事,探讨了理想与现实、个人与命运之间的复杂关系,以及对生命本质的深刻思考。它不仅展现了诗人对历史事件的洞察力,也体现了对人生哲理的独到见解。

收录诗词(1268)

刘攽(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刘敞之弟。一作贡父、赣父。一说江西樟树人。庆历进士,历任曹州、兖州、亳州、蔡州知州,官至中书舍人。一生潜心史学,治学严谨。助司马光纂修《资治通鉴》,充任副主编,负责汉史部分,著有《东汉刊误》等

  • 字:贡夫
  • 号:公非
  • 籍贯:临江新喻(今江西新余)
  • 生卒年:1023~1089

相关古诗词

拟古六首(其四)

秦昭登西山,慕与火帝游。

颓林刊乔木,诏世为博筹。

富贵良未厌,夸谩岂知尤。

投龟诟苍苍,楚灵轻九州。

涂穷乾溪旁,众散不可留。

徘徊饿山泽,觉失涓人畴。

新王固有命,玉衣被累囚。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拟古六首(其五)

嵯峨三神山,浩荡仙圣游。

金台冠绝景,玉果垂千秋。

龙伯日已侵,巨鳌幸无忧。

波涛各一隅,但见云气浮。

跂予望可及,隐约清浅流。

大帆交问津,长风辄回舟。

不怨道路邅,所悲到无由。

世主自甘心,仙者非有求。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拟古六首(其六)

老莱隐穷楚,因与时世隔。

暮归怪车辙,夜起避山泽。

若人不可见,况肯低颜色。

安知丛台下,一旦三千客。

西边竟不还,嗟哉少良画。

形式: 古风

读黄寺丞十月十三日寄原甫诗因同作

寒日流短明,凉风起秋色。

嗷嗷雁晨翔,悄悄蛩夜织。

节物悲旅人,天地亦行客。

心事已如翁,但知头未白。

黄公青云气,畴昔振六翮。

成纪独不侯,长沙尝远谪。

卖瓜青门外,种豆南山侧。

浩歌写穷愁,我预闻损益。

外事来无涯,开口笑不得。

惟当林下游,相存度阡陌。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