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元代诗人贡奎的《出郭》诗,描绘了诗人离开城市,步入自然之境的心境与感慨。
首句“水竹亭池十亩间”,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一幅宁静雅致的画面:在一片约十亩的土地上,水波荡漾,竹影婆娑,亭台楼阁点缀其间,一派清幽之景。这既是诗人所处环境的真实写照,也映射出他内心对自然之美的向往和追求。
次句“当时谁似故园閒”,则流露出诗人对过往生活的怀念与对比。在这样的环境中,诗人仿佛找到了一种与世无争的宁静,这种感觉在他心中激起了涟漪,不禁回想起往昔的故园生活,似乎那时的闲适与眼前的景象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然而,接下来的“无端久客章江上”一句,情感转向了复杂与无奈。诗人长期客居他乡,远离了熟悉的故土与生活,这种漂泊不定的生活状态让他感到孤独与疲惫。与前两句形成鲜明对比,这一句透露出诗人对当前处境的不满与渴望回归的强烈愿望。
最后,“却羡孤云得往还”一句,表达了诗人对自由与自在生活的向往。孤云随风飘荡,无拘无束,不受任何束缚,这种自由自在的状态让诗人羡慕不已。它不仅是一种对自然界的向往,更深层次地反映了诗人对于心灵解放的渴望,希望能够摆脱世俗的羁绊,寻找到内心的平静与自由。
综观全诗,贡奎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自然与人心交融的画面,展现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对自由的渴望以及对现实处境的反思。这首诗不仅具有艺术美感,更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值得细细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