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龛

万穴列岩壁,三龛独雄夸。

封山凿其骨,开像俨且呀。

悲哉轻人功,不计岁月赊。

像成竟何补,国破荒蓬麻。

悠悠清伊水,去去萦山斜。

晚渚栖暝鸥,夕波战馀霞。

陵谷良未迁,古今如转车。

应有千年鹤,归顾如咨嗟。

形式: 古风 押[麻]韵

翻译

无数洞穴排列在岩壁上,三个石龛特别显眼。
山峰被封闭,仿佛凿穿了它的骨髓,佛像雕刻得庄重而巨大。
可悲啊,人们轻易地消耗人力,不顾工程耗时长远。
佛像建成又能如何?国家衰败,只剩荒草丛生。
清澈的伊水悠悠流过,蜿蜒绕过山岭。
傍晚,鸥鸟栖息在水边,晚波中映照着残余的晚霞。
山川地貌并未因时间流逝而改变,就像历史的车轮不断转动。
或许千年鹤会回首,发出叹息般的鸣叫。

注释

穴:洞穴。
岩壁:岩石的峭壁。
龛:石窟或佛龛。
封山:封闭山峰。
岁月赊:耗费的时间长久。
像成:佛像完成。
国破:国家衰败。
清伊水:清澈的伊水。
渚:水中的小洲。
陵谷:山陵和山谷。
千年鹤:象征长寿的仙鹤。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处雄伟的山势和雕刻佛像的壮观景象,同时也流露出对人世间功劳成就与时间消逝之间关系的深沉感慨。开篇“万穴列岩壁,三龛独雄夸”直接描绘出一幅气势磅磅的山谷风光,其中“三龛”指的是三个洞窟或佛像所在之处,通过“独雄夸”的形容词,更显得这景象的卓尔不群。

紧接着,“封山凿其骨,开像俨且呀”则展示了人类对自然界的一种强烈干预和改造。诗人用“封山”来表达对整个山体的掌控,而“凿其骨”直指对山石的深刻雕琢,以此来表现佛像的开凿过程,显示出当时工匠们的高超技艺和巨大的精神力量。

然而,在这壮丽景象之后,诗人却转而表达了一种悲哀的情感,“悲哉轻人功,不计岁月赊。”这里“轻人功”指的是那些为追求永恒价值而付出的努力与牺牲,而“不计岁月赊”则意味着时间的流逝和这些努力成就最终的无常。诗人通过这种对比,表达了对人类短视行为的哀叹,以及对于历史长河中个体努力渺小且易逝去的感慨。

随后,“像成竟何补,国破荒蓬麻”更深化了这种哀叹。尽管佛像被雕刻得完美无瑕,但最终也无法阻止国家的衰败和自然界的荒废。这不仅是对物质文明成就的反思,也是对历史循环中个人和集体努力的无奈。

接下来的“悠悠清伊水,去去萦山斜。晚渚栖暝鸥,夕波战馀霞”则是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物来表达自己的感慨。流动不息的水、渐行渐远的山影、栖息在水边的鸟儿以及日落时分的波光,都在无声地诉说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

最后,“陵谷良未迁,古今如转车。应有千年鹤,归顾如咨嗟”则是诗人对历史长河中生命轮回的感悟。“陵谷良未迁”表达了自然景观的恒久不变,而“古今如转车”则强调了历史的循环性。通过“应有千年鹤,归顾如咨嗟”,诗人借助传说中千年不死的仙鹤来表达一种对于永恒和过往的无限追求与怀念。

这首诗以其深邃的意境、丰富的情感和精湛的艺术手法,展现了诗人对历史、自然和人类命运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2256)

张耒(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北宋时期大臣、文学家,人称宛丘先生、张右史。代表作有《少年游》、《风流子》等。《少年游》写闺情离思,那娇羞少女的情态跃然纸上,让人羡煞爱煞,那份温情美妙真是有点“浓得化不开”。著有《柯山集》、《宛邱集》。词有《柯山诗余》。列为元佑党人,数遭贬谪,晚居陈州

  • 字:文潜
  • 号:柯山
  • 籍贯:亳州谯县(今安徽亳州市)
  • 生卒年:1054—1114年

相关古诗词

上巳日洛岸独游寄陈永宁

风雩感贤游,嘉节偶乘兴。

人稀好鸟语,麦秀春野静。

澄波漾清洛,游子渡明镜。

南山夜来雨,云日淡相应。

解鞍憩高柳,览物动新咏。

优游徒侣喜,丰熟蔬果盛。

官闲省文檄,俗古少喧竞。

乘闲辄独游,兹焉乐吾性。

形式: 古风

上元三绝(其一)

清晨谒帝大明宫,拜赐归来夜过中。

一梦十年身老矣,山城风月作过从。

形式: 七言绝句

上元旦早起赠同游者

夜来人散残更月,晓陌空存旧车辙。

彩灯城市已春风,寒木人家犹腊雪。

强起相逢酒未醒,残膏宿火尚荧荧。

归来更拂障泥锦,重约黄昏信马行。

形式: 古风

上元家饮值文安君诞辰

新正值家节,时雨霁良宵。

林坰敞梵刹,香烟霾白毫。

士女倾都出,夹路轮蹄骄。

谁能衡茅下,寂寞守无聊。

载御芳兰馔,无辞玉色醪。

况值私庭庆,祝寿比蟠桃。

形式: 排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