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张若澄山水十二幅(其八)碧嶂生秋

叠嶂何缘生翠寒,为从笔底运金官。

宋元蹊径何须论,古格移情杨契丹。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

鉴赏

这首诗由清朝诗人弘历所作,名为《题张若澄山水十二幅(其八)碧嶂生秋》。诗中描绘了山峦叠嶂在秋日里呈现出的翠绿与寒意,仿佛是画家笔下流淌出的金碧辉煌。诗人借景抒情,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艺术创作的深刻理解。

“叠嶂何缘生翠寒”,开篇即以设问的方式,引人思考山峦为何在秋天会呈现出一片翠绿与寒意交织的景象。这不仅是自然界的奇观,也是诗人内心情感的投射。

“为从笔底运金官”,接着点明了这种景象并非自然界的偶然现象,而是艺术家通过巧妙的技艺,将心中的情感与外界的景色融合,创造出的艺术效果。这里的“金官”可能是指绘画中的色彩运用,强调了艺术创作中色彩的重要性。

“宋元蹊径何须论”,诗人进一步指出,无论是宋代还是元代的绘画传统,都不必拘泥于形式,重要的是能够表达出个人的情感和对美的独特见解。这体现了诗人对于艺术创新的倡导。

“古格移情杨契丹”,最后两句则深化了主题,表明艺术创作不仅仅是对外界景色的模仿,更是艺术家情感的转移和表达。这里提到的“杨契丹”可能是某种艺术风格或流派的象征,强调了艺术作品中情感与精神层面的重要性。

整首诗通过对山水景色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以及对艺术创作深层含义的思考。通过对比历史上的艺术传统,表达了对创新和个性表达的重视,体现了中国古典美学中“情景交融”、“以形写神”的艺术追求。

收录诗词(16536)

弘历(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题张若澄山水十二幅(其九)清流绕屋

飞流直泻汇为湖,湖上轩斋荫竹梧。

那更尘埃延俗客,颇饶书史作清娱。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虞]韵

题张若澄山水十二幅(其十)悬厓飞瀑

琉璃帘幕水晶屏,雅可澄观复可听。

筇杖幽人成小立,恍从庐阜叩云扃。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青]韵

题张若澄山水十二幅(其十一)极浦归帆

落照江楼望远空,归舟无恙布帆风。

凭虚瞬息来天际,斜带飞霞一抺红。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题张若澄山水十二幅(其十二)寒林积素

课童拥帚开三径,对妇烹茶点二毛。

自是雅人足深致,何须雪水愧羊羔。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豪]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