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程伯禹用时字韵见寄二首(其二)

汉道中兴此一时,虞亡不腊尔何知。

地中鸣角无多怪,堂上论兵固有奇。

梦栎那求梁栋远,抢榆正羡羽翰卑。

淮阳汲直犹高卧,愿看箫韶集凤仪。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叶梦得所作的《次韵程伯禹用时字韵见寄二首(其二)》。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手法,表达了对历史兴衰、个人际遇以及理想追求的深刻思考。

首联“汉道中兴此一时,虞亡不腊尔何知”以汉朝的中兴与虞朝的灭亡对比,暗示历史的更迭与世事的无常。其中“虞亡不腊”借用典故,暗指虞朝的灭亡如同未过腊月便已消逝,强调时间的短暂与历史的无情。

颔联“地中鸣角无多怪,堂上论兵固有奇”通过“地中鸣角”与“堂上论兵”的对比,一方面描绘了战争的残酷与不可预测性,另一方面也展现了智谋与策略在和平时期的价值。这里“无多怪”与“固有奇”形成鲜明对比,体现了诗人对战争与和平两种状态的不同看法。

颈联“梦栎那求梁栋远,抢榆正羡羽翰卑”运用了“梦栎”与“抢榆”的典故,前者比喻理想远大却难以实现,后者则表达对现实处境的无奈与羡慕。通过“梁栋”与“羽翰”的高低对比,反映了诗人对于个人抱负与现实局限之间的矛盾感受。

尾联“淮阳汲直犹高卧,愿看箫韶集凤仪”引用了淮阴侯韩信的故事,表达了对像韩信这样才华横溢但命运多舛的人物的同情与敬仰。同时,“愿看箫韶集凤仪”寄托了诗人对于和谐盛世、人才济济的美好愿景。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历史、个人命运以及理想追求的反思,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思想情感和对社会人生的独特见解。

收录诗词(240)

叶梦得(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绍圣四年(1097)登进士第,历任翰林学士、户部尚书、江东安抚大使等官职。晚年隐居湖州弁山玲珑山石林,故号石林居士,所著诗文多以石林为名,如《石林燕语》、《石林词》、《石林诗话》等。绍兴十八年卒,年七十二。死后追赠检校少保。在北宋末年到南宋前半期的词风变异过程中,是起到先导和枢纽作用的重要词人。作为南渡词人中年辈较长的一位,开拓了南宋前半期以"气"入词的词坛新路。叶词中的气主要表现在英雄气、狂气、逸气三方面

  • 字:少蕴
  • 籍贯:苏州吴县
  • 生卒年:1077~1148

相关古诗词

送表弟晁公耄沿海师幕

岩邑相望数寄声,十年湖海最关情。

谈锋尚忆倾甥舅,鬓雪何堪数弟兄。

饱读父书聊自足,深知民事却须评。

扬旗且逐楼船下,万里波涛本不惊。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题晁公耄惠崇溪山

荒林翳宿莽,脱木寒无烟。

不知三间茅,中有几醉眠。

山远尚见雪,江空欲吞天。

归舟定何许,沧波方渺然。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再赋

惠崇残笔老尤奇,袖里溪山每自随。

欲识沧波无限意,此间惟许当家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观化堂编校旧书(其一)

赫日真能永,微风亦自凉。

故应便北户,何敢厌东墙。

汲水聊为戏,翻书却未忙。

平生閒与懒,并觉味兼长。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