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笑亭有感

昔闻虎溪笑,谓已契无言。

及览般若愿,犹觉有待烦。

青山不点头,白莲腐其根。

净土何必归,况乃思雁门。

形式: 古风 押[元]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文学家王世贞所作的《三笑亭有感》。诗中,诗人以"昔闻虎溪笑"起笔,回忆起过去听说的禅宗故事,虎溪三笑,象征着禅师之间的默契与无言的领悟。然而,当作者读到般若经中的教诲时,他意识到自己的修行仍有欠缺,感到需要进一步的净化和解脱。

"青山不点头,白莲腐其根",运用了象征手法,青山代表道心,白莲比喻高洁的品质,诗人暗示自己虽然向往道境,但内心仍有瑕疵,莲花根基未稳。接下来,诗人表达了对净土的追求,但他认为不必执着于回归净土,因为他的心灵更向往的是像雁一样自由自在地飞翔,超越世俗的束缚。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个人修行的反思,表达了对精神境界的追求和对世俗观念的超越,体现了王世贞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禅意思考。

收录诗词(7088)

王世贞(明)

成就

作品:《弇山堂别集》、《嘉靖以来首辅传》、《觚不觚录》、《弇州山人四部稿》

经历

明代的文学家、史学家。为“后七子”领袖之一。官刑部主事,累官刑部尚书,移疾归,卒赠太子少保。好为古诗文,始于李攀龙主文盟,攀龙死,独主文坛二十年。

  • 称谓:又号弇州山人
  • 字:元美
  • 号:凤洲
  • 籍贯:太仓(今江苏太仓)
  • 生卒年:1526年-1590年

相关古诗词

答与绳太常

故人尺一来,字字皆肺腑。

谓余老善醉,醉复多泄语。

甚醉解伤生,泄恐终误汝。

幡然指其口,汝罪发可数。

奈何司出入,废职媚其主。

兴至不我却,机发不我阻。

口拜前致辞,公言胡不伦。

趣死且百岐,岂必尽饮醇。

不应北邙土,日日埋醉人。

籍令畏语泄,独酌仍杜门。

在耳不在舌,可掩不可扪。

耳听复大笑,借官重于身。

何如归去来,小酌松醪春。

耕钓一二翁,杯斝三五巡。

小酌不损神,小语不汩真。

珍重故人札,赋此等书绅。

形式: 古风

助甫称疾以见父出访真阳有赠

鸿冥方自叹,玉立见吾子。

离忧小语失,往事深杯起。

僧弥固难兄,万年那可死。

努力各加餐,联翮当此始。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赠不二和尚

苦无道民好,披缁礼远公。

劳师破吾执,所破随亦空。

饭罢了无语,趺坐苍山中。

形式: 古风 押[东]韵

赠范丫髻

一瓢更一杖,此外都不闻。

瓢还颍水月,杖付葛陂云。

挥手嵾山顶,却笑洪崖君。

形式: 古风 押[文]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