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都书怀寄同游诸公

长安大道抗离旌,厩吏将车出禁城。

恩礼虚同疏两傅,行藏实愧鲁诸生。

梦残芳草山中路,兴尽浮云世上名。

惟有灞陵桥畔柳,柔条踠地不胜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于慎行所作的《出都书怀寄同游诸公》。诗中描绘了诗人离开京城时的情景与内心感受。

首句“长安大道抗离旌”,以“抗离旌”形象地表现了诗人离开京城时的壮志与豪情,长安大道上飘扬的旗帜似乎在为他的远行送行。接着,“厩吏将车出禁城”,通过具体场景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即将离开皇宫禁地,踏上旅途的现实情境。

“恩礼虚同疏两傅,行藏实愧鲁诸生。”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过去恩师的怀念与自省。他认为自己虽然得到了恩师的礼遇,但实际的作为却无法与他们相提并论,流露出一种谦逊与自责的情感。

“梦残芳草山中路,兴尽浮云世上名。”这两句进一步抒发了诗人对未来的憧憬与对现实的感慨。他想象着在山间小路上,芳草萋萋,仿佛梦境一般美好;而世上的名声,却如同浮云般短暂无常,难以持久。

最后,“惟有灞陵桥畔柳,柔条踠地不胜情。”诗人以灞陵桥畔的柳树为喻,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与不舍。柳树的柔条似乎承载了太多的情感,难以承受离别的痛苦。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过去的回忆,也有对未来的期待,更蕴含了对友情的深深眷恋。

收录诗词(1364)

于慎行(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更字无垢。于慎思弟。隆庆二年进士。万历初历修撰、日讲官,以论张居正“夺情”,触其怒。以疾归。居正死后复起。时居正家被抄没,慎行劝任其事者应念居正母及诸子颠沛可伤。累迁礼部尚书。明习典制,诸大礼多所裁定。以请神宗早立太子,去官家居十余年。万历三十五年,廷推阁臣,以太子少保兼东阁大学士,入参机务,以病不能任职。旋卒,谥文定。学问贯穿百家,通晓掌故。与冯琦并为一时文学之冠。有《谷城山馆诗文集》

  • 字:可远
  • 籍贯:明山东东阿
  • 生卒年:1545—1607

相关古诗词

过芦沟桥

束发承恩禁苑游,乡心今夕渡芦沟。

千峰过雨官桥暮,廿载飞尘客鬓秋。

驿路行分三辅界,宫云回见五城楼。

车中却听浑河水,阅尽归骖日夜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过莫州故城

一客长安华发生,十年重过莫州城。

堤摇野浦长天静,树夹残霞片日明。

泽国萧条来往路,秋风憭慄古今情。

不知击筑燕台客,有底悲歌气未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封御史邢翁八十双寿二首(其一)

济北贤豪行谊敦,年跻上老德弥尊。

真封已自称乌署,高隐还应并鹿门。

明月千山芳杜若,春江九畹茁兰荪。

仙龄幸际升平理,拾穗讴吟亦主恩。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封御史邢翁八十双寿二首(其二)

双闱同拜玉函封,寿帙今开第九重。

青鸟日随王母侍,白云常满丈人峰。

已看庭际翔三凤,更向垆边跨两龙。

欲问齐眉吴市隐,千秋谁许继高踪。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冬]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