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溪(其五)

一曲一直水,白龙何鳞鳞。

冻飙杂碎号,齑音坑谷辛。

柧笺吃无力,飞走更相仁。

猛弓一折弦,馀喘争来宾。

大严此之立,小杀不复陈。

皎皎何皎皎,氤氲复氤氲。

瑞晴刷日月,高碧开星辰。

独立两脚雪,孤吟千虑新。

天欃徒昭昭,箕舌虚龂龂。

尧圣不听汝,孔微亦有臣。

谏书竟成章,古义终难陈。

形式: 古风

翻译

一条长长的溪流,白龙身上鳞光闪烁。
寒风吹过,发出嘈杂的声音,山谷间回荡着刺骨的冷气。
纸张被冻得难以书写,笔墨飞舞,仿佛在传递仁爱的信息。
强弓拉满,弦却突然断裂,余下的气息争先恐后地涌来。
大节在此刻确立,小错不再重犯。
明亮皎洁,又朦胧迷离,景象不断变化。
晴朗的天气洗净了日月,高远的天空中星星璀璨。
独自站立在雪中,深思熟虑,灵感涌现。
天象显示清晰,但预言空洞无物,言论纷繁。
即使是尧这样的圣人,也有不听从的时候;孔子虽微,也有忠臣辅佐。
劝谏的文书终于写成,但古人的道理难以完全传达。

注释

一曲:形容溪流曲折。
白龙:可能象征清澈的溪流或神话中的生物。
冻飙:寒冷的风。
齑音:形容声音尖锐刺耳。
柧笺:粗糙的纸张。
仁:这里指仁爱的信息。
天欃:星象,古人认为预示吉凶。
箕舌:星象,比喻言论。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冬日景象,语言古朴,意境深远。开篇“一曲一直水”、“白龙何鳞鳞”等句,通过对流水和冰面的描写,展现了严寒的冬天景色,以及冰面上的裂纹给人以强烈视觉冲击。

诗中运用了一系列拟声词,如“冻飙杂碎号”、“齑音坑谷辛”,这些声音的形象化表达,使得读者仿佛能听到大自然的声音,增强了诗歌的动态感和立体感。

接下来的“柧笺吃无力,飞走更相仁”等句,则是对动物在严寒中求生的生动描绘。这里的“柧笺”指的是冰面上的裂痕,“吃无力”表现了动物在寻找食物时的困难,而“飞走更相仁”则暗示了自然界中生命之间的关联和依存。

诗歌后半部分,通过“猛弓一折弦,馀喘争来宾”等句,描绘了一幅紧张而又充满动感的情景。这里的“猛弓一折弦”可能是对猎狩场面的刻画,而“馀喘争来宾”则可能是在表现动物在严寒中奔走求生的艰难。

随后,“大严此之立,小杀不复陈”等句,透露出诗人对于自然界的敬畏和对生命力的赞美。这里的大气磅礴与小心翼翼形成鲜明对比,既表达了自然界的强弱并存,也反映出诗人的哲思。

最后,“皎皎何皎皎,氤氲复氤氲”等句,以“皎皎”、“氤氲”这些词语,再次描绘了一幅冬日雪景的画面,给人以清冷而又壮丽之感。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界严寒景象的描写,以及对生命力的赞美和哲思的表达,展现了诗人的高超艺术造诣。

收录诗词(499)

孟郊(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诗人。汉族,祖籍平昌(今山东临邑东北),先世居洛阳(今属河南)。唐代著名诗人。现存诗歌500多首,以短篇的五言古诗最多,代表作有《游子吟》。有“诗囚”之称,又与贾岛齐名,人称“郊寒岛瘦”。元和九年,在阌乡(今河南灵宝)因病去世。张籍私谥为贞曜先生

  • 字:东野
  • 籍贯: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
  • 生卒年:751~814

相关古诗词

寒溪(其六)

因冻死得食,杀风仍不休。

以兵为仁义,仁义生刀头。

刀头仁义腥,君子不可求。

波澜抽剑冰,相劈如仇雠。

尖雪入鱼心,鱼心明愀愀。

恍如罔两说,似诉割切由。

谁使异方气,入此中土流。

剪尽一月春,闭为百谷幽。

仰怀新霁光,下照疑忧愁。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寒溪(其七)

溪老哭甚寒,涕泗冰珊珊。

飞死走死形,雪裂纷心肝。

剑刃冻不割,弓弦彊难弹。

常闻君子武,不食天杀残。

斸玉掩骼胔,吊琼哀阑干。

形式: 古风 押[寒]韵

寒溪(其八)

溪风摆馀冻,溪景衔明春。

玉消花滴滴,虬解光鳞鳞。

悬步下清曲,消期濯芳津。

千里冰裂处,一勺暖亦仁。

凝精互相洗,漪涟竞将新。

忽如剑疮尽,初起百战身。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寓言

谁言碧山曲,不废青松直。

谁言浊水泥,不污明月色。

我有松月心,俗骋风霜力。

贞明既如此,摧折安可得。

形式: 古风 押[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