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锦瑟年华似水添,红蛛送喜鹊巡檐。
春痕宛转裙双幅,秋影澄泓月一帘。
戏咒灯花佳谶卜,楷书贝叶小名签。
芳心托付消魂处,只在眉尖与指尖。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青春如流水般短暂而美好的画面,以"锦瑟年华"起笔,暗示时光易逝。"红蛛送喜鹊巡檐"则寓意着生活中的点滴喜悦和自然的和谐。接下来,诗人通过"春痕宛转裙双幅"和"秋影澄泓月一帘",展现出女子对四季景色的细腻感受,以及她内心的敏感和情感丰富。
"戏咒灯花佳谶卜"一句,暗示了女子对未来的期待和对命运的微妙解读,而"楷书贝叶小名签"则描绘了她可能在写信或制作标记,寄托着对某人的深深思念。最后两句"芳心托付消魂处,只在眉尖与指尖"直抒胸臆,表达了她情感的寄托,认为最动人心弦的时刻,就在不经意间的眉眼传情和手指触碰之间。
整体来看,这首《林下(其四)》以女性视角,通过细腻的景物描绘和内心独白,展现了主人公的敏感情感世界,具有清新脱俗的韵味。
不详
一字长真,晚号心青,自署姑射仙人侍者。清嘉庆十年(1805年)进士。翰林院庶吉士,充武英殿协修。不久得疾返里不出,先后主持玉山、毓文、紫琅、娄东、游文等书院讲席,学生多有成就。他擅诗词,主张“性情为诗之主宰”。又工骈、散文,兼善书法,精画梅兰、水仙。诗文与同时期的王昙、舒位鼎足,并称“后三家”或“江左三君”。著有《天真阁集》
憔悴秋容怨小春,碧桃花里露丰神。
乍搴绣幕容通语,略近妆台却敛身。
莫讶至情翻似客,可知相敬本如宾。
无端一点关心处,还恐旁人看得真。
惊才绝艳总缘情,百节疏通百媚生。
便到中年乃绝世,但留小影足倾城。
月安眉际三分曲,秋在心头一字横。
长笛自吹花自落,不知何事又干卿。
万树夭桃百啭莺,意中别有最倾城。
神楼缕缈身难到,心地空灵目已成。
水月镜花偏可恋,农香人影总多情。
扫除倚翠偎红念,消受相思过一生。
楼前花放下楼行,态自矜严体自轻。
语出眉梢须领会,波生眼角定聪明。
罗襦难掩肌香透,纨扇犹缘脸晕擎。
越近中年人越艳,半关风韵半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