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祝融回禄意佳哉,挽我梅花树下来。
一夜东风不知惜,月明满树十分开。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与义所作的《火后借居君子亭书事四绝呈粹翁(其二)》中的第二首。诗人以祝融和回禄两位火神的形象开篇,寓言般地描述了一场火灾过后,祝融和回禄似乎有意为之,让梅花在灾后绽放。"祝融回禄意佳哉"表达了对火灾过后自然现象的奇妙感受,暗示了某种超自然的力量或命运的安排。
"挽我梅花树下来"则描绘了梅花在火灾后的顽强复苏,仿佛被火神亲自呵护,从灰烬中挺立。"一夜东风不知惜",东风带来了生机,可能是春风拂过,也象征着希望的到来。"月明满树十分开"则通过明亮的月光映照,进一步渲染了梅花盛开的场景,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和心灵触动。
整首诗以火灾为背景,借梅花的盛开寓意坚韧的生命力和希望的重生,展现了诗人面对逆境时的乐观态度和对生活的热爱。
不详
汉族,其先祖居京兆,自曾祖陈希亮迁居洛阳,故为宋代河南洛阳人(现在属河南)。他生于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年),卒于南宋宋高宗绍兴八年(1138年)。北宋末,南宋初年的杰出诗人,同时也工于填词。其词存于今者虽仅十余首,却别具风格,尤近于苏东坡,语意超绝,笔力横空,疏朗明快,自然浑成,著有《简斋集》
斫竹和梢编作篱,微风如在竹林时。
无人来访庞居士,晚日疏阴光陆离。
入山从此不须深,君子亭中人不寻。
青竹短篱围昼静,梅花两树照春阴。
已过长溪岭更危,伏龙莽莽向川垂。
斜阳照见林中石,记得南山隐去时。
范公深忧天下日,仁祖爱民全盛年。
遗庙只今香火冷,时时风叶一骚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