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口占小诗五首(其二)

蝉连夜语不胜清,攲枕僧窗蜡炬明。

早是宋公怀抱恶,更禁庭树作离声。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翻译

蝉鸣彻夜,声音清脆,僧人窗边的蜡烛在微光中摇曳。
宋公本就心情不佳,现在庭院里的树声又增添了离别的哀愁。

注释

蝉:蝉鸣。
夜语:夜晚的蝉鸣。
清:清脆。
攲枕:斜倚枕头。
僧窗:僧人的窗户。
蜡炬:蜡烛。
明:明亮。
早是:本来就是。
宋公:泛指有权力的人,这里可能暗指当权者。
怀抱恶:心情不好,心怀恶意。
更:更加。
禁庭:宫禁庭院。
树作离声:树的摇曳声仿佛成了离别的悲鸣。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深夜难眠、心境不宁的氛围。"蝉连夜语不胜清"中的"蝉"指的是蝉虫,它们在夜晚的鸣叫声显得特别清晰,这里暗示了作者夜不能寐,听到蝉鸣声而感到烦躁。"攲枕僧窗蜡炬明"则是描述了一种静谧的夜景,其中"攲"字有敲击的意思,可能指的是窗外的雨声或其他声音,而"僧窗"通常指寺庙中的窗户,这里可能是作者居所附近的环境。蜡炬即蜡烛,点燃着光明。

诗人的心境并不好,"早是宋公怀抱恶"表达了对过去某位宋公不满的情绪,"更禁庭树作离声"则是说连庭院中的树木都像是在诉说离别之苦,这里的"禁"字可能意味着一种禁止或隔绝的感觉。整首诗流露出作者内心的不安与悲伤,以及对过去的一种怀念和不满。

从艺术构思来看,诗人巧妙地运用了蝉鸣、蜡烛光以及庭树之声,营造出一种深夜中的孤独感和忧郁情绪。同时,通过对宋公的提及,引出了作者内心深处的情感波动。这首诗不仅描写了外部环境,更重要的是表现了作者复杂的心理状态。

收录诗词(123)

李壁(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宋史》写作李璧,又号雁湖居士,谥文懿。南宋历史学家李焘之子,殁于1222年,享年65岁

  • 字:季章
  • 号:石林
  • 籍贯:眉之丹棱(今四川省眉山市丹棱县)
  • 生卒年:一说1159年

相关古诗词

又口占小诗五首(其一)

归传匆匆一过家,驿亭回首见梅花。

绝知天汉朝宗近,去去方乘犯斗槎。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

子金舅出示雁湖和章走笔为谢三首(其三)

龙山仙去参谋死,纵有奇文欲似谁。

前辈风流只公在,不才我定愧牢之。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子金舅出示雁湖和章走笔为谢三首(其二)

词源病起不全枯,一滴犹堪涨雁湖。

祇我少强宜末减,老人笔力更敷腴。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虞]韵

子金舅出示雁湖和章走笔为谢三首(其一)

运数从来略相似,人人总道疾堪忧。

岂知不死还相对,更把新诗互唱酬。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