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道焚黄诗为唐司副作

人生本虚舟,汎汎随去住。

名缰苦萦之,奔走在道路。

空馀袒括悲,滂沱几春露。

金闺幸通籍,恩湛亦希遇。

九原如可作,日色射银鹭。

依稀见羹墙,声容非像塑。

心浓地转隔,夜永梦屡屡。

墓门有芭蕉,松桂亦无数。

日落玄猿啼,黄能挂高树。

儿身恨飞鸟,有翼可飞度。

天王重柔远,归使每妪煦。

馆伴劳近臣,皇华载驰骛。

行行古融州,好近星火铺。

六年今始归,一日见坟墓。

黄麻当此时,有不论物故。

寂寥人散后,星月鬼神聚。

咿婴或曲跽,天降此翁妪。

谁无生子孙,唯此称独步。

儿心尚哽咽,不及生反哺。

形式: 古风 押[遇]韵

鉴赏

这首诗以深沉的情感描绘了人生的虚幻与短暂,以及对逝去亲人的怀念。诗人以“人生本虚舟”开篇,形象地比喻人生如同漂浮不定的舟船,随波逐流,无法自主。接着,诗人通过“名缰苦萦之”表达了对名利束缚的感慨,指出人们在追求名利的过程中往往忽略了生命的真实意义。

“空馀袒括悲,滂沱几春露”两句,诗人借春雨的淋漓表达内心的悲痛,感叹生命的脆弱和短暂。接下来,“金闺幸通籍,恩湛亦希遇”则反映了对仕途的渴望与无奈,以及对命运的无奈接受。

“九原如可作,日色射银鹭”表达了对已逝亲人的思念,希望在另一个世界能够见到他们。“依稀见羹墙,声容非像塑”则是对记忆中亲人形象的深情回忆。随后,“心浓地转隔,夜永梦屡屡”表现了思念之情的深切与持久。

最后,诗人描绘了墓地的景象,通过“墓门有芭蕉,松桂亦无数”、“日落玄猿啼,黄能挂高树”等自然景物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哀伤而宁静的氛围。同时,通过“儿身恨飞鸟,有翼可飞度”表达了对自由的向往,以及对失去亲人后的孤独与遗憾。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人生的深刻反思,也有对逝去亲人的深切怀念,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世界和对生命本质的思考。

收录诗词(240)

罗玘(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送检讨王敬夫归省诗

碧鹤在绛霄,赤睛窥天文。

长颈有修翮,而能负长云。

一闻九皋声,翩然下其群。

士乘风云会,飘飖恣升闻。

置身稷与卨,北面瞻华勋。

清高地位隔,风俗燕秦分。

勇纾浮名鞅,不用利斧斤。

函关马西头,紫气屯氤氲。

庭柯叶不改,庭草芜不耘。

心行驱车急,如此事孔殷。

须臾都门道,前是范阳军。

形式: 古风 押[文]韵

送江仕通之莆田寓言

十笋无一竹,百卵无一禽。

竹苦刀斧伤,禽畏虞罗侵。

见卵思禽飞,见笋思竹林。

何异下邑士,满有轩冕心。

终焉井中坐,仰见天几寻。

偏于蔀屋隙,飞梭走光阴。

白发日自摘,君门似天深。

能无通籍者,汰沙出黄金。

州县昔矮屋,今看更深沉。

绝胜夸昆士,龙钟抱膝吟。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挽萧莘夫御史柯之父

疠鬼灭人门,其馋甚猛兽。

所经迹如扫,有不遗卵鷇。

中间亢宗英,天为置呵守。

群尸臭腐间,何处逃径窦。

殗殜半死魂,幸活六七咮。

补苴见新巢,鼎鼎焉说旧。

宾兴登宁馨,配二十八宿。

峨峨惠文冠,倏觉移戴首。

山中地行仙,宫锦照白昼。

敢辞大块息,陟降帝左右。

形式: 古风 押[宥]韵

荣寿诗毛维之父母七十岁

青精晨双盂,并几日华在。

朵颐白齹齹,刀切万粒碎。

芹香龈腭馀,椒桂众臭退。

达生有至理,婴色养其内。

西南走逡巡,结发老东莱。

令子温其玉,赭案端委佩。

谁能驱飞车,定省日可再。

浮名天宇云,此日真足爱。

明堂孝理初,群工正熙载。

天颜违咫尺,行迈决旋硙。

前驱报亲闾,昼锦逼卮敦。

上方紫金丹,更助餐沆瀣。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