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赴拾遗召

君亲同是先王道,何如骨肉一处老。

也知臣子合佐时,自古荣华谁可保。

形式: 古风 押[皓]韵

翻译

君主和亲人同样遵循着古代帝王的教诲,
哪比得上与骨肉亲人共度余生更实在。

注释

君亲:君主和亲人。
先王道:古代帝王的教诲。
何如:哪比得上。
骨肉:亲人。
一处老:共度余生。
臣子:臣属或官员。
合:应当。
佐时:辅佐时代。
自古:自古以来。
荣华:荣耀和繁华。
谁可保:谁能长久保持。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费冠卿的作品,名为《不赴拾遗召》。从鉴赏的角度来看,这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反映了诗人对于君臣关系的深刻理解和对时局变迁的无奈感慨。

开篇“君亲同是先王道,何如骨肉一处老”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君主与臣子之间情谊的珍视。这里的“君亲”指的是君臣之间的情谊,“先王道”则是古代圣明君主之道。这两句话强调了君臣之间应像骨肉般紧密相连,共同经历时光的考验。

接下来的“也知臣子合佐时,自古荣华谁可保”两句,则透露出诗人对现实政治环境的清醒认识和深沉忧虑。这里的“臣子合佐时”意味着臣子应当在适当的时候辅助君主,而“自古荣华谁可保”则表达了对历史荣耀难以永恒的哀叹。这不仅是诗人个人情感的流露,也反映了唐代中后期政治动荡、社会变迁的现实背景。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君臣关系和时势变迁的思考,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和敏锐的历史洞察力。

收录诗词(12)

费冠卿(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闲居即事

生计唯将三尺僮,学他贤者隐墙东。

照眠夜后多因月,扫地春来祗藉风。

几处红旗驱战士,一园青草伴衰翁。

子房仙去孔明死,更有何人解指踪。

形式: 七言律诗

枕流石

不为幽岸隐,古色涵空出。

愿以清泚流,鉴此坚贞质。

傍临玉光润,时泻苔花密。

往往惊游鳞,尚疑垂钓日。

形式: 古风 押[质]韵

挂树藤

本为独立难,寄彼高树枝。

蔓衍数条远,溟濛千朵垂。

向日助成阴,当风藉持危。

谁言柔可屈,坐见蟠蛟螭。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答萧建

自地上青峰,悬崖一万重。

践危频侧足,登堑半齐胸。

飞狖啼攀桂,游人喘倚松。

入林寒㾕㾕,近瀑雨濛濛。

径滑石棱上,寺开山掌中。

幡花扑净地,台殿印晴空。

胜境层层别,高僧院院逢。

泉鱼候洗钵,老玃戏撞钟。

外户凭云掩,中厨课水舂。

搜泥时和面,拾橡半添穜。

渡壑缘槎险,持灯入洞穷。

夹天开壁峭,透石蹙波雄。

涧蔼清无土,潭深碧有龙。

畬田一片净,谷树万株浓。

野客登临惯,山房幽寂同。

寒炉树根火,夏牖竹稍风。

边鄙筹贤相,黔黎托圣躬。

君能弃名利,岁晏一相从。

形式: 排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