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和学翁兄

七十老兄生理浮,未寒先试木棉裘。

管弦四海华筵月,钟鼓半山僧寺秋。

醉里一尊歌浩浩,老怀万事叹休休。

故人相弃谁来往?惟有殷勤白发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刘诜在中秋时节与兄长相聚的情景,充满了对时光流逝、人生百态的感慨。

首联“七十老兄生理浮,未寒先试木棉裘”以“七十”这一数字开篇,点明了兄长的年岁,暗示岁月的流转与生命的脆弱。通过“生理浮”这一形象的描绘,展现了兄长随着年龄的增长而生活状态的变化,而“未寒先试木棉裘”则预示着秋天的到来,预示着季节的更迭与生活的准备。

颔联“管弦四海华筵月,钟鼓半山僧寺秋”运用对比手法,将世俗的繁华与宁静的僧寺秋色并置,一方面描绘了四海之内华美的宴席与月光下的欢愉,另一方面则展现了山中寺庙在秋风中的宁静与庄严。这种对比不仅丰富了画面的层次感,也暗含了对人生不同境遇的思考。

颈联“醉里一尊歌浩浩,老怀万事叹休休”直接表达了诗人的情感。在酒醉的氛围中,诗人高歌,但内心却充满了对世事的感叹与无奈。“万事叹休休”一句,既是对过往岁月的回顾,也是对未来生活的淡然接受,体现了诗人面对人生无常的豁达与平静。

尾联“故人相弃谁来往?惟有殷勤白发留”则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在人情冷暖的世界里,诗人感叹故人的离散,只有那不离不弃的白发陪伴左右。这一句既是对友情的珍视,也是对时间无情的感慨,表达了诗人对生命中真挚情感的渴望与珍惜。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中秋佳节与兄长相聚的场景描绘,以及对人生、友情、时间等主题的深刻思考,展现了一位元代文人对生命意义的探索与感悟。

收录诗词(327)

刘诜(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性颖悟,幼失父。年十二,能文章。成年后以师道自居,教学有法。江南行御史台屡以遗逸荐,皆不报。为文根柢《六经》,躏跞诸子百家,融液今古,四方求文者日至于门。卒私谥文敏。有《桂隐集》

  • 字:桂翁
  • 号:桂隐
  • 籍贯:吉安庐陵
  • 生卒年:1268—1350

相关古诗词

登滕王阁

来往南州老一经,登临转觉鬓星星。

戍兵昼守滕王阁,驿马秋嘶孺子亭。

舸舰北连章水白,楼台西映蓼洲青。

鹄袍多士谁能赋?谩笑王郎笔意轻。

形式: 七言律诗

登金竹峰

一峰岿起何奇哉,太古削成苍壁堆。

四野云开墟井见,半天钟动鬼神来。

山前戴景全消歇,洞口朱陈自往回。

谁画先生心似铁,秋风千丈立崔嵬。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晓起用麟孙韵

七月今年凉气高,墙东古木夜萧骚。

孤城残月角初动,野屋秋风鸡乱号。

万事惟馀双短鬓,百龄须用几绨袍。

故人莫荐扬雄赋,衰老难胜执戟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豪]韵

甲戌和萧孚有见寿二首(其一)

少日曾期诸子先,如今潦倒且尊前。

鬓丝夜雨穷东野,城屋秋风老玉川。

自度新词传玉笛,莫将旧事问铜仙。

文章星斗真何用,但把长镵了暮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