凄其岁晚不胜乡国坟墓之情再得四篇赠宗之毋以示他人也(其二)

重趼踏九州,一源贯九流。

岁晚天报子,兹楼敛其秋。

正西苍龙尾,下掉白鹭洲。

旁人为我叹,污渎横吞舟。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翻译

双脚磨破踏遍九州大地,一条源头汇集成众多河流。
到了年末,上天仿佛回应你的努力,这座楼仿佛收敛了秋天的凉意。
正西方是苍龙的尾巴,向下延伸至白鹭栖息的洲屿。
旁人都为我感叹,这污浊的水道却能容纳大船航行。

注释

重趼:形容脚底因长期行走而磨出的老茧。
九州:古代中国分为九州,泛指全国。
一源:一个源头,比喻事物的根本或起源。
九流:古代学术流派的泛称,如儒家、道家等。
岁晚:年末时节。
兹楼:这座楼。
敛其秋:收敛了秋天的凉意,可能指秋季的景色或氛围。
苍龙尾:中国古代星象中的东方七宿之一,象征着龙的尾巴。
白鹭洲:有白鹭栖息的水边陆地。
旁人:周围的人。
污渎:污浊的水道。
横吞舟:形容水道宽阔,足以容纳大船。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长途跋涉的艰辛,比喻自己如同沉重的足迹遍布九州大地,源头深远,如同众多水流汇合。诗人感叹时序已晚,自然界的回馈象征着收获或哀思,此楼仿佛收纳了秋天的肃穆。画面转向具体景致,龙尾与白鹭洲构成鲜明对比,展现出苍茫与清冷的意境。

诗人表达出对故乡和亲人的深深怀念,他所处的环境让旁人也为之感慨。最后两句,"污渎横吞舟"暗示了生活的艰难和世事的变迁,似乎连船只都难以抵挡这浊流。整体来看,这首诗寓情于景,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思乡之情,以及对人生的沧桑感怀。

收录诗词(160)

敖陶孙(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凄其岁晚不胜乡国坟墓之情再得四篇赠宗之毋以示他人也(其四)

昔我宦南海,宾友日击鲜。

今来童市归,掌肉分乌鸢。

旅食何足校,苦望双旌烟。

愿为墓户家,毋为地行仙。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凄其岁晚不胜乡国坟墓之情再得四篇赠宗之毋以示他人也(其三)

红尘暗九衢,生白有我室。

山平拄笏颐,月满横琴膝。

三年蛮府掾,不愧纸尾笔。

梦从南海君,供我波罗蜜。

形式: 古风 押[质]韵

凄其岁晚不胜乡国坟墓之情再得四篇赠宗之毋以示他人也(其一)

邻曲竟还往,岁除当馈分。

作我淡生活,小龙破密云。

天机亦良勤,错综合瘁芬。

松柏青始独,苕华黄已芸。

形式: 古风 押[文]韵

旅舍七首(其七)

我家碧鹳弟,尽用当执殳。

摧颜伴老翁,意欲化白凫。

娟娟熨帛手,见之感无襦。

坐念粟布谣,于乎予何诛。

取求不汝瑕,霸心生断袪。

请观泽中雁,一一稻粱图。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