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台山

秋声万马来,猛与客心斗。

峰巅生晴云,山背学釜覆。

望岳渺一线,远势各背就。

窥云隐涧花,拨藓认崖窦。

秋凋晒药石,林鹤欲比瘦。

雁过浮远烟,人来倚孤岫。

古青浮若拳,空翠小于豆。

穿径绕萧寺,外景涤孤陋。

绝顶俯平原,杰阁耸云构。

清泉响石涧,静听泻飞溜。

晚风堕高树,凉逼衣痕绉。

形式: 古风 押[宥]韵

鉴赏

这首清代张启鹏的《东台山》描绘了秋天登高所见的壮丽景色。首句“秋声万马来”,以生动的比喻写出秋意渐浓,仿佛万马奔腾,与游子的心境相碰撞。接下来,诗人通过“峰巅生晴云”和“山背学釜覆”展现了山峰的多变形态,如同晴空中的云朵和锅盖般奇特。

“望岳渺一线,远势各背就”描绘了山势的层次感,远处的山峦如细线般隐约可见,各自朝着不同的方向延伸。诗人又通过“窥云隐涧花”和“拨藓认崖窦”,细致入微地描绘了山间云雾缭绕、涧花藏于苔藓之下的景象。

“秋凋晒药石,林鹤欲比瘦”则寓言了秋天的肃杀,药石经秋日晒显得更加清冷,而林中鹤也因季节变化而显得消瘦。接下来,“雁过浮远烟,人来倚孤岫”描绘了大雁南飞和游人独自倚山的场景,增添了孤独与宁静的氛围。

“古青浮若拳,空翠小于豆”运用比喻,形容山色苍翠,如青拳、豆绿,形象生动。诗人行至“穿径绕萧寺”,环境愈发清幽,孤陋之感得以洗涤。最后,“绝顶俯平原,杰阁耸云构”描绘了站在山顶俯瞰大地,高阁直入云霄的壮观景象。

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东台山的秋日风光,既有自然景观的壮美,又有游者心境的流转,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

收录诗词(2)

张启鹏(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出新郑得小溪极幽秀

断岸陡成壁,其下横清溪。

溪光渺无尽,曲曲穿平畦。

含露苇苕润,出波荷芰齐。

积阴亘不散,凉意迎征蹄。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齐]韵

潼关

禁谷天开望若悬,凭高设险拱秦川。

峥嵘太华排云出,曲折浑河抱堞圆。

此地纵横经百战,前朝控制抵三边。

尚书废垒知何处?落日残鸦一惘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解嘲

沧海茫茫粒米身,摩夷何处问前因。

梦从醒后方知幻,花到开时不算春。

看破浮云怜世味,生来瘦骨见天真。

漫随摇曳东风里,一任垂杨冷笑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腊月十九日季寿丈招同人拜坡公生日有诗命次韵(其一)

天为百世生我公,奎光夜落玄云从。

冰霜正值岁寒节,使之遇啬名则丰。

我公才笔敌牛弩,苏门余子那堪数。

挥霍万象动有神,扶持正气作之主。

大言独唱谁能和,要使穷黎醒饥饿。

胸怀落落含太和,文字棱棱生坎坷。

噫吁公本西蜀人,宦辙周历东南滨。

浩然之气塞宇宙,宁劳祠祀羞寒蘋。

平生足迹不到处,穷发之山向北去。

尺书赞普傥能招,万里卢龙尚如故。

买田阳羡囊无钱,藤床瓦枕茶瓯连。

一日歌啸足不朽,漫将磨蝎悲前缘。

蜜酒松醪制都废,髯兮不饮乐人醉。

空庭飞雪战鳞甲,莫讶槐龙舞交翠。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