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一别都门十六霜,重来人识老春坊。
词林旧例呼前辈,兰省新衔进左堂。
未览文移先画押,才传云板便归房。
绿阴清昼支颐坐,时见流莺出苑墙。
这首明代诗人林尧俞的《林宗伯见示春曹即事诗依韵奉答(其一)》描绘了诗人久别重逢的情景以及他在官场中的生活。首句“一别都门十六霜”表达了诗人离京时间之长,十六个寒暑已过,暗示了岁月流转和人事沧桑。次句“重来人识老春坊”则写出诗人再次回到熟悉的官署,人们已经能辨认出他那历经风霜的老态。
“词林旧例呼前辈”表明诗人因在文学界的资历而被尊称为前辈,显示出他在文坛的地位。接下来,“兰省新衔进左堂”中,“兰省”指尚书省,左堂是高级官员的办公之处,说明诗人职务有所晋升,心情振奋。
“未览文移先画押”描述了诗人处理公务的高效,还未细读文件就已决定签字,显示出他的果断与权威。最后一句“时见流莺出苑墙”以自然景象收尾,诗人午后在绿荫下静坐,偶尔听到苑墙外的黄莺鸣叫,营造出一种宁静而闲适的氛围,反映出官场之外的生活情趣。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既展示了诗人仕途的变迁,也传达出他对生活的淡然态度和对自然的欣赏。
不详
长清六月才禾黍,大家小家愁无雨。
草根挑尽木如冬,又见探雏啖野鼠。
沙中稚子哭欲绝,阿爷卧路不能语。
三年长饿一息在,那复余情念儿女。
破屋一叟捣榆皮,我问捣之欲何为?
土性多沉糠性浮,榆末和之可为糜。
极知强活能几时,暂于肠胃勉撑持。
妻子填壑老我存,死者长乐生者饥。
恸哭无声但有泪,瘦骨令人摧肝脾。
道旁一庙有神坐,黄金为身受香火。
身可漆,炭可吞。哑癞何足辞,难酬国士恩。
君头为饮器,安用我头存。
桥下厕中谁在此,义士甘心赵襄子。
君不见东邻再嫁妻,能为后死夫。
十载犹郎署,蹉跎愧少年。
凉风回树杪,白露下庭前。
漏度三更雨,灯残五夜烟。
由来飞动意,回首欲茫然。
潦倒从吾好,飘零见汝心。
颜无别后改,交比向来深。
船压鱼龙夜,星稀乌鹊林。
人情惊反覆,肠断《白头吟》。